“勸兒進國企”中的變態母愛
幾天后,他再次逃離
到了2010年9月份,兒子進國企的機會又來了,這一次,劉喜梅很珍惜。
“當時,職工子弟可以回來解決就業,這是多好的機會!”劉喜梅說,盡管兒子已畢業一年了,“但我和他爸厚著臉皮找到單位,到處求情,單位最后同意接收他。”兒子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不對口,要進去還得先去學習,“單位說送他們去石家莊鐵道學院委培學習2年。”
“得到答復后,我們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但他一點興趣也沒有。”劉喜梅說,見兒子這個態度,她也覺得很委屈,但一直忍著。后來,兒子干脆不接電話了,“沒辦法,我和他爸只有來重慶,把他找回去。”
來到重慶后,劉喜梅冒火了。在兩路口的出租屋見到兒子時,劉喜梅沒再控制情緒,“我和他吵架,大罵,啥難聽我罵啥,我想罵醒他!”在經過了半個多月的吵鬧后,兒子最后松口了,國慶節后便回了河北老家,但就在這番折騰后,劉喜梅也明顯感覺到,兒子不再愿意和她說話。
不久后,讓劉喜梅沒想到的事發生了:在交學費前一天,兒子從石家莊打來電話:“這學費不交行不行?”“不行!”在得到父親的否定答復后,兒子雖然將5000元學費交給了學校。但沒讀幾天,他毅然離開。
矛盾再升級
逼兒回家,她賣了兒子的電腦和衣被
劉喜梅說,兒子這一次放棄進國企的機會,讓她無法容忍,去年年初她第三次趕來重慶。
賣衣物逼兒子回家
“我不死心,父母給你安排得好好的,你為啥就是不聽呢?”劉喜梅說,這次來重慶,她下定決心,無論用什么辦法也要把兒子帶回河北,“我不能放棄,工作關系著兒子的終身幸福,他太小,現在還意識不到。”
但這次見面,母子倆的爭吵開始升級———砸東西,找鄰居評理……劉喜梅還去了兒子的單位,找到領導,希望幫忙做做兒子的工作,勸他回老家,幾番交涉無果后,劉喜梅和兒子的關系,變得越發緊張。
在劉喜梅看來,兒子不愿意回老家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他當時的女朋友小陳。“沒辦法,我只有去她單位鬧,希望她放過我兒子。”劉喜梅說,就算自己做得過分,但當兒子有一天感受到了穩定工作的重要性,總會知道感激。
接下來,劉喜梅來重慶的頻率更勤了,平均一兩個月就往重慶跑一次,每次態度都很明確:帶兒子回河北。“去年我來重慶6次,有時候他爸也跟著一起來,每次見面都爭吵。”
母子倆變得水火不容,見面就吵,總是不歡而散。“那次,我實在沒辦法了,就賣了他在重慶的電腦、衣服和被子,逼他回家。”
兄弟倆動手打架
20多天后,兒子回家了,還在國慶節參加了堂哥的婚禮,但這次回家也讓全家的矛盾繼續升級。
“這幾年為了他的事,我心力交瘁,大兒子和很多親戚看了也心疼。”劉喜梅說,二兒子這次回來,自然成了全家人勸說的對象,“結果他和大哥吵了起來,后來兩兄弟還打了架。”
不久后,兒子再次離開老家,又來了重慶。但他關了手機、搬了家,家人再也無法聯系上他。
“去年年底,他的手機能打通了,可就是不接我們的電話,后來我們換電話打給他,還是不接……”去年12月27日,劉喜梅趕到重慶,給兒子的女友小陳打了個電話,“這才曉得,他們分手了…….”
過年時,兒子回了河北老家,但之后再度離家,“他爸走不動了,我就自己來重慶找。”
這一次,是劉喜梅3年來第10次來重慶找兒子。10多天過去了,她始終沒能見到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