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價月嫂”不必大驚小怪
資料圖
新京報訊 據調查,北京、上海收費最貴的月嫂,月薪已超過1.5萬元,其人力成本遠高于一個經過多年專業培訓的醫學博士。“天價”月嫂現象主要由當代產婦對嬰兒護理常識匱乏,以及月嫂公司夸大月嫂服務的專業性兩種因素造成。
月嫂的薪水超過普通白領,早已是公開的行情。盡管京滬最貴月嫂的月薪超1.5萬元,甚至貴過醫學博士,的確令人唏噓,但是,收入的高低是否一定要和職業正規性掛鉤?又是否一定要與學歷及其專業化的程度成正比?答案是否定的。現實中,一些靈活就業的自由職業者,收入高過簽固定勞動合同的打工者,其實是常有的事,至于小學畢業生賺得比博士生多,也是正常現象,完全不必大驚小怪。
此外,“天價月嫂”是否物有所值,也并不能由大家七嘴八舌來評判。正如買不起奢侈品,并不能說奢侈品定價不合理,更不能說買奢侈品就是不理性消費。月嫂超1.5萬元的的傭金究竟值不值,恐怕還要由愿意支付這筆傭金的雇主來說了算。如果不值,自然會用腳投票。這一市場競爭充分,也無強制消費,注定不太可能有人為制造的“天價”。而從龍年出現“天價月嫂”與龍寶寶扎堆之間的關系來看,“天價月嫂”背后顯然有著供求因素,同樣是月嫂傭金市場化屬性的證據。
從這個意義上說,市場化成交的天價月嫂,其實不必懷疑其市場化屬性,即便有泡沫,市場自己也會去戳破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