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區(qū)“入梅”十二年來最晚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09/6/28 11:04:21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南京六月二十七日電 (朱曉穎)即便是入梅日,今天依然無雨。只是江蘇省氣象臺通報,江蘇淮河以南地區(qū)從今日起自南向北先后進入梅雨期,氣象專家表示今年的入梅時間為十二年來最晚。
已經(jīng)進入六月下旬,依然不見梅雨蹤影。昨天,蘇州、無錫已經(jīng)宣布入梅。南京今天也宣布入梅。氣象專家表示,今年將是非典型性梅雨,近年來,大氣環(huán)流形成的調(diào)整變化越來越厲害,大陸的梅雨正變得越來越不明顯,“非典型”、“地方性”等逐漸成為梅雨的特點,因此今年如果出現(xiàn)“ 空梅”、“短梅”等現(xiàn)象也無需奇怪。
和去年氣象預報不“兌現(xiàn)”、宣告入梅的暴雨遲遲難降不同,今年入梅日期精準,疾風勁雨今日雖未現(xiàn)身,但此前已有多次預兆。從六月十四日起,江蘇開始頻繁降水,沿江蘇南和江淮之間先后拉響雷電橙色預警信號,江蘇自北向南出現(xiàn)大范圍雷電、雷雨大風、冰雹和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八市縣出現(xiàn)冰雹,三十一個市縣出現(xiàn)雷雨大風、風力七至十一級,六市縣降水超過二十五毫米,其中降雨量最大的就是鎮(zhèn)江地區(qū),為五十七點四毫米。
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告訴記者,一般而言,一個地區(qū)在每年六月二十三日之后入梅,該地區(qū)該年便是“遲梅年”。從一九六一年到二〇〇八年,江蘇共出現(xiàn)十一個遲梅年,今年入梅期限為十二年來最晚。
今天伴隨氣象臺宣告入梅消息的,是夏至以來的最高氣溫——三十五攝氏度。預報員表示,“遲梅年”的特點就是,梅期短、梅雨量偏少、梅雨量空間分布不均、有強降水集中時段。從目前資料看,今年梅雨量正常或偏少,降水呈間歇性、過程性特點,不排除連續(xù)強降水導致的局部內(nèi)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