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家中賣毒品多年 街坊敢怒不敢言
記者暗訪發現毒品岔著賣,附近街坊敢怒不敢言,民警:老人年紀太大不好管理。
在漢口武勝路某巷的王家,因害怕兒子賣毒品被人抓,為保護兒子,七旬老太竟當起毒販,在自家賣毒品。每當警方前往查處時,老人總將全部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記者暗訪發現,只要給錢,毒品就可輕易買到手。對附近的居民來說,王家賣毒品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對此,大家敢怒不敢言。
1 網友爆料》》》
七十多歲的毒販沒人管
近日,在本報網站論壇上,網友“dupin626”發布的一則題為——《七十多歲的毒販沒人管》的帖子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dupin626”爆料:他上星期去醫院看一個得了腸癌的老人。老人說,有件事一直不放心,她兒子吸毒已經有幾年了,有人上門來要毒債,沒辦法就把家里的房子賣了,現在租房住,家里是一分錢也沒有了,看病的錢還是到處借的,親戚都借遍了,現在都躲著他們,也沒臉再去麻煩別人,去年兒媳婦和兒子也離婚了,老人就帶著小孫女一起過,老人怕她走了,兒子就徹底沒救了。
老人從枕頭下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給兒子提供毒品的毒販的地址。老人說,自己曾給派出所打過電話,可是沒用,賣毒品的是兩位70多歲的老人,他們住的是私房,兩位老人住一樓賣毒品,三個兒子分別住在三四五樓,他們的兒子也吸毒。因害怕兒子賣毒品被人抓,老兩口就自己賣,這么大年紀了,派出所也沒辦法。
老人說,她不能讓他們這樣繼續害自己的兒子,不然她死了也不能瞑目。老人也為了孫女考慮,怕孫女受到不好的影響,心里留下太多的陰影,請有能力的好心人,想想辦法來幫助她們。
“dupin626”還稱,老人告訴他,很同情那兩位比她年紀還要大的老人。她能體會到他們倆的心情,只是方法太錯了,沒有想到這也是在害人。
最后,網友“dupin626”在帖子后留下了賣毒者的詳細地址。
2 居民反映》》》
兒子販毒拿父母做擋箭牌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下午4時20分許,根據網友“dupin626”在帖子中公布的地址,記者來到武勝路某服裝店旁的小巷一探究竟。
很快,記者就找到了帖子中所稱的毒品交易地——“王宅”。
“王宅”為一棟5層的老式樓房,樓房一層臨小巷有2扇鐵門,中間為廚房,最右邊是一個臥室。記者站在窗口向里望,臥室內十分昏暗,桌上點著一盞昏暗的燭臺,看不清里面的布置。在樓房側面記者看到,除一樓外,每層樓側面的窗外都安裝有空調。
由于當天該區域停電,許多居民三五成群地坐在屋外乘涼。在離“王宅”不遠處的一位居民家門前,記者與在躺椅上乘涼的一位居民拉起家常。談起“王宅”,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太婆話匣子一下打開了,他們家賣毒都好幾年了,早就不是秘密了,太婆用手中的鵝毛扇子捂著嘴,低聲地告訴記者。
據這位太婆稱,王家有三個兒子,如今都已經成家,老兩口住在一樓,三個兒子分別住在三四五樓,二樓則是拿來出租。“以前只有四層的,去年加蓋了一層,據說花了20多萬,工薪家庭哪個有這個實力,何況他們都沒有工作。”
此時,一赤膊男子與一紅衣女子走過,太婆立刻示意記者不要說話,待兩人走入“王宅”后太婆才告知,兩人正是王家的三兒子和三媳婦。“幾個兒子將父母用來做擋箭牌,他們賣毒不曉得害了多少人……太婆說。
3 記者調查》》》
晚上9時到12時是交易高峰期
隨后,記者走訪多戶居民,對于王家賣毒品一事,似乎在周邊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們賣了好幾年了,擔心被抓就要老兩口賣,警察拿老兩口也沒辦法。”另一位居民告訴記者,老兩口十分溺愛三個兒子,有警察上門檢查,老人總將全部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而幾個兒子也從來不直接參與賣毒。每天晚上9時到12時是王家賣毒的高峰期,來王家買毒的男男女女“絡繹不絕”,年紀大的五六十歲,年紀小的只有二十歲出頭。說到這里,該居民對三個兒子開始咬牙切齒地大罵起來。
見記者半信半疑,這名居民稱,“你如果不信,只需要過去敲個門,遞100塊錢進去,婆婆就會把東西遞給你,什么都不會問你。”他稱,自己還曾多次親眼目睹,兩名騎摩托車的男子大白天來送毒,王家的兒子就將錢交給兩名男子,“都是一摞一摞的百元大鈔。”
4 臥底暗訪》》》
給錢就交貨 毒品岔著賣
隨著遠處幾位乘涼的居民喊道“來電了,來電了”,“王宅”也立刻變得燈火通明起來,幾臺空調也恢復了運轉。透過靠近巷子的廚房記者看到,一中年女子正在灶臺前燒飯。
記者試探著敲了一下王家鐵門。中年女子很快上前開了門,“婆婆在家嗎?”中年女子將記者讓進屋內,指了指緊閉的房門,稱“在里面”,然后又回到灶臺前忙碌。
推開房門后記者看到,一位年齡約50多歲的男子低著頭一言不發,正坐在小板凳上剝著螃蟹。
記者推開里間的房門,只見數平米的臥室內,躺在席夢思上的一中年女子用警惕的眼神打量著記者,而一位滿頭白發的婆婆則坐在墻角的一把木椅上。婆婆穿著一件寬松的上衣和一條花色齊膝大短褲,動作遲緩,顯得很蒼老。
記者遞上100元錢,婆婆接過錢對著光看了又看,隨后從大腿右側的短褲口袋內掏出一大把五顏六色的顆粒狀物品,正當她準備拿出其中一顆交給記者時,一直躺在席夢思上的女子突然起身道,“你硬不硬走啊(可不可信)”。婆婆見狀立即將伸出來的手收了回去。
“你是哪里的?以前沒有見過你啊。”婆婆問道。記者稱是合作路一位王姓朋友介紹來的,席夢思上的女子再次搭話,“出了事你別往我們這里扯就行了。”婆婆這才將顆粒狀物品遞到記者手中。
記者詢問,如果買得多是否可便宜,中年女子稱,“我們這里就分100元和400元的兩種,你想買多少等下次買的時候再談。”
等走出室外記者才發現,手中緊握的顆粒狀毒品,原來是截取下的一只長約1公分的奶茶吸管,兩頭被封口,里面裝著的為粉末狀的毒品。
5 警方說法》》》
老人年紀太大不好管理
當日傍晚6時許,記者將暗訪所購毒品上交到硚口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值班民警介紹,記者所購毒品為海洛因,容量在0.05-0.1克左右。“屬于渣貨(音)(不純)”。當記者告知售毒者為武勝路某巷一70多歲的太婆后,民警稱,與這名太婆“熟得不能再熟了”。
該民警介紹,婆婆外號“霍元甲”,轄區派出所曾多次上門查處,還曾將老人拘留過,但因為老人年紀太大,擔心在拘留中出現意外,最后只得讓家人給領了回去。
當記者提及附近多位居民舉報老人的兒子也參與販毒時,民警稱,偵查案件“必須要抓現行,毒販們都很精”。
就記者反映的情況,該工作人員稱,會將情況反饋給轄區派出所并上門調查,“婆婆雖然不能關,但是我們肯定要過去查,是一種震懾。”民警說。
6 專家觀點》》》
警察有失職之嫌
我國刑法第347條規定,對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并有詳細的處罰規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童德華認為,70多歲的老太婆在該事件中,只是一個環節,應看作是共同犯罪,只不過存在主犯從犯之別。我國刑法目前沒有關于對老年人減輕法律制裁的相關規定。
“對于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就應該進行起訴,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至于老人有無責任、負多大責任,那是另一碼事。不能因為老人年紀大而不采取有效措施。”童德華認為,如果法院判決符合現行法律規定但不符合情理的話,也是說不過去的,這就涉及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自由的保護,是一個權衡的問題。對這名70多歲的老人,警方有可能是出于合情層面的考量,但此舉存在失職、瀆職之嫌。
“不能因為老人年紀大就放任其賣毒。”童德華認為,該事件關鍵問題在于公安機關偵查環節,應由公安機關收集證據依法辦案。
◆鏈接
網友發帖內容節選
我是一個愛安靜的人,以前總在電視和宣傳畫上看到一些關于毒品的危害,并不能感受它的真正可怕之處,直到上個星期的一件事,讓我整個人都震撼了。
我上星期去醫院看一個得了腸癌的老人,看著老人受著病痛的折磨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等我要走的時候,老人拉著我的手,拜托我一件事,她說她知道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了,有件事一直不放心,想讓我幫著想想辦法,她告訴我,她的兒子吸毒已經有幾年了,有人上門來要毒債,沒辦法,把家里的房子也賣了,現在租房住,家里是一分錢也沒有了,看病的錢還是到處借的,親戚都借遍了,現在都躲著他們,也沒臉再去麻煩別人,去年兒媳婦和兒子也離婚了,老人就帶著小孫女一起過,老人怕她走了,兒子就徹底沒救了,沒人管了,老人從枕頭下拿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個詳細的地址,告訴我這就是那個可恨的賣毒品的地址,是有一次,偷偷跟蹤兒子記下的。老人告訴我,也打(過)電話(給)派出所的,可是沒用,那個賣毒品的也是兩個老人,都70多歲了,他們家是私房,兩個老人住一樓賣毒品,兒子媳婦住二樓,也是為了兒子,他們的兒子也吸毒,怕自己的兒子賣毒品被人抓,就老兩口自己賣,這么大年紀了,派出所也沒辦法。
老人拉著我的手,淚流滿面地說,她是實在沒辦法了,可是又不能就讓他們這樣繼續害自己的兒子,不然她死了也不能瞑目。老人也是讀書人,也要面子,主要是為了孫女考慮,怕小孩受到不好的影響,心里留下太多的陰影。請有能力的好心人,想想辦法來幫助老人和孩子。
(閔勝 劉菲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