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生上課擤鼻涕遭班主任打罵
幾個星期來,瓦房店市老虎屯鎮的街上,出現一個奇怪的男子,走家串戶地收集當地小學一位教師的材料。這位在鎮南頭開飯館的怪人老王,在不大的鎮子里掀起了不小的風波--他想告老師!“我不為別的,就想讓女兒重回學校。”6月27日,初見老王時,他如此解釋自己的調查。
事件
9歲女兒一提上學就害怕
老王是黑龍江人,在鎮里開了家小飯館。2007年9月,女兒小荷成為老虎屯小學的一名新生,遠近聞名的老虎屯小學設施先進。班主任老師姓趙,有著30年教齡。這樣優越的學校,這樣資深的教師,老王心里踏實極了。
然而一年過去,老王卻發現不大對勁,原本活潑懂事的女兒不再像以前那樣喜歡上學,每天上學前都哭哭啼啼不想去。老王有些奇怪,一再追問下,小荷終于道出了實情,“爸爸我實在受不了,別讓我上學了,趙老師總打我們……我害怕。”
“說實話,小孩子調皮,老師管得嚴些,我們能理解。”老王說,他曾為此和小荷班主任趙老師談過幾次話,為了改善關系,甚至逢年過節,給趙老師捎點土特產。“作用不大。”老王說,此后他逐漸注意到女兒身上一些被打的痕跡,“以前她都不告訴我們,實在抗不了了她才說。”小荷告訴爸爸,有時趙老師會用拇指粗細的教鞭打人,有時甚至一腳將她踹在地上。
老王找趙老師理論過幾次,最后幾乎都以吵架結束,“那老師對家長態度也特別不好。”在老王眼里,趙老師這人蠻不講理,甚至有些霸道。
為了孩子的事,老王向校方、瓦房店市教育局反映趙老師的問題,并提出調班的要求,盡管老虎屯小學校長曾表示督促老師改善態度,但調班的要求被拒絕了。
“孩子就是不敢上學,沒辦法,我只好選擇轉學。”老王說,2009年3月末小荷轉到另一所小學借讀。由于工作原因,加之學校離居住地太遠,只讀了一個月,便難以繼續。老王又找到老虎屯小學,最終與校長協商后,2009年4月22日小荷返回二年級另外一班就讀。
說法
老師指使學生打人?
然而,事情并沒有結束。回去沒幾天,小荷常被以前班級的同學欺負。“他們沒事就來打我一下,有時還拿書包砸我。”同學的變化讓小荷難以接受,6月18日那天,小荷再也不敢去學校了。
老王的調查就從那時開始了。為了查明小荷被同學欺負的情況,老王帶著女兒找那些同學詢問此事。出乎他的意料,在家長的追問下,這些孩子說是趙老師要求他們這么做的,而且為此都受到老師的表揚。
6月28日,在老王的指點下,記者找到曾欺負過小荷的幾名同學,當記者問到為何要打小荷時,學生們說:“趙老師讓我們打的,還說只要看到小荷高興就打她,如果不打小荷,趙老師就會不高興,甚至動手打我們。”
“這是一個老師應該做的事嗎!”聽到這些話,老王氣得直發抖。了解情況后,老王曾找趙老師理論,然而,“趙老師態度蠻橫,并不認錯。”老王說,之后他找到校長,而校長只說繼續調解。
而隨著調查不斷深入,老王更憋氣,“別的孩子也挨這位趙老師打,甚至一些畢業的家長都跟我說過。”老王想不通,為啥趙老師的這種行為得不到遏制。
走訪
小荷的遭遇并非個例
為了查清老王的說法,近日來,記者共走訪了7名學生,孩子們反映,趙老師打學生不分男女,也不分是身體的什么部位,全班39個孩子幾乎都挨過打。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對于趙老師,同學們害怕多于尊敬。“她用的教鞭是一條很長的很細的木條,都打斷了好幾根了,還用手,扇臉,用腳踹,有時揪著同學的頭發向墻上撞。當老師打別的同學的時候,我也很害怕,太嚇人了,有的女生都不敢看,把眼睛捂上”一位學生說。
挨打可能只源于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上課時盯著鉛筆盒看,被趙老師發現,她走過來用教鞭狠狠的打在我頭上,起了一個大包,老師還警告我回家不準對父母說。”小新說,平時上課時不準發出一點聲音甚至咳嗽都不行,如果鉛筆盒或其它文具掉到地上發出響聲,趙老師就會打罵學生。
在場小新的母親證實了孩子的說法。她曾多次發現孩子孩子身上有傷痕,小新只說是碰傷了。一再追問,他才說被趙老師打過。“就這樣,孩子還央求我們不要去找老師,怕以后會被打的更狠。”小新的母親說。
疑問
趙老師的“嚴厲”屢遭家長質疑
據學生家長反映,趙老師的班級原本接近50人但現在只剩下39人,因無法承受趙老師的教育方式,有的學生選擇了轉學,有的則選擇了留級。
9歲的小靜來自吉林,曾在趙老師班級學習一段時間后。本來成績優異的小靜開始懼怕上學,甚至央求母親回老家。小靜的父母不得已放棄了在外資企業的工作,舉家遷回吉林。 6月28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系上小靜父母,這一情況得到證實。小靜母親稱,自從離開趙老師班級后,小靜又喜歡上學了,并且成績非常好,上次考了班級第一名。
小明曾是活潑開朗的孩子,但是自從在趙老師的班級上學后就變的沉默寡言,甚至曾經跟他母親說過“再逼我上學我就不想活了”的極端話。到底是什么讓7歲孩子如此的厭學,在父母苦苦逼問下,孩子終于說出是因為趙老師對他們經常的打罵,使孩子的心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憨厚的家長選擇了讓孩子留級。“現在小明上學可高興了,作業也主動完成,不用家長再操心了。”小明母親說。
6月25日至7月2日,記者先后走訪了老虎屯鎮部分居民。一些居民表示,聽說過這個趙老師打學生的事,以前也有家長反映過類似的情況,可是后來都不了了之。
該鎮一位老婦曾為孩子的事情與趙老師積怨很深。她家的孩子10多年前也曾在趙老師的班上就讀過,同樣是因為一些瑣碎的小事遭過打罵,并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在尋求說法未果后,家長也毫無辦法。當記者要求老婦講述往事時,老婦激動地握緊顫抖的雙手,之后又長嘆出一口氣,“這么多年都過去了。”老婦搖了搖頭,不愿再提起那傷心的往事。
說法
聽課記錄上寫著“再溫柔些”
為更深入了解家長所反映的情況,7月3日,記者來到老虎屯小學采訪學校奚姓校長。對于趙老師的教學,校長的評價是“教學積極,方法落伍。”
“趙老師這方面的投訴確實比較集中。”奚校長坦言,在他還在其他學校任教時,便對趙老師教學嚴厲有所耳聞。接手老虎屯小學校長后,他曾先后數次與趙老師溝通,“每次出了問題,她自己也后悔。”造成打學生的原因,在奚校長看來,是由要強的個性、長期形成的教學方式所致。
在采訪中,奚校長一再提到趙老師非常要強,“她都50多歲的人了,還想晉職,不久前報名學電腦,在這個年齡還這么拼搏,難能可貴。”奚校長說,趙老師其實負擔很重,雖然家里經營一個小商店,但女兒身體不好,她本人身體狀況也不大好。
這種要強的性格在教學時容易產生急躁情緒,尤其作為班主任教學壓力較大,“她的班成績在全年級大概中等水平。”奚校長稱,學習成績競爭,甚至影響同事間的關系,平時趙老師的人際關系也只是一般。
奚校長認為,趙老師雖然教學嚴厲,但該班的秩序卻是全年級中比較好的,文體活動也很積極。“像她這樣的老教師,都是從民辦教師一點點奮斗過來的,所以教法比較落后,很在意成績考核。”奚校長說,對趙老師的教學,他一直很關注,新學期第二次聽課就選在趙老師的班級,在聽課記錄上,他寫著“溫柔些,再溫柔些”。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向奚校長求證幾名學生投訴的情況是否屬實。奚校長表示,由于學生素質和家境不同,可能對趙老師教學的認識也不同,有些情況學校也派教師進行過調查。“我們也在積極地做趙老師的工作,希望她能改善。”奚校長說,學校曾專門設立過體罰學生的經濟懲罰措施,但考慮趙老師家庭狀況和個人資歷,沒有具體落實。至于為何遭到家長如此強烈的投訴,校方沒有調換趙老師的崗位,奚校長表示,學校還是本著治病救人的態度,“她本人也表態希望能改變在學生中的形象,考慮到她年齡也大了,所以還是以批評教育為主。”
記者先后3次提出與趙老師見面進行采訪,但學校老師反映,趙老師幾天來一直帶病上課,當天15時許還在校衛生所打吊瓶,16時許,實在無法堅持,已回家休息,無法接受采訪,盡管記者留下了聯系方式希望能電話采訪,但直至發稿前,也未接到趙老師的電話。“我們現在已經考慮,下個學期調整一下崗位,不讓趙老師擔任班主任,這樣她的壓力會小點。”奚校長說。
7月3日,記者曾來到趙老師所在班級,正在上自習課的孩子們,鎖著教室門,笑聲隱約可見,記者敲開大門時,教室里立即鴉雀無聲,所有孩子都挺直腰板坐在椅子上。在班級黑板右上角,有一個粉紅色粉筆書寫的大大的“笑”, 奚校長說那是趙老師提醒自己的話。
當記者關門離開時,孩子們的笑聲又傳了出來。
(王博文 曲桂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