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疫苗:“絕對安全”是“絕對誤導”(圖)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09/10/4 9:33:01 來源:南方報業網-南方周末
等待批號出廠的首批甲流疫苗 圖/CFP
一些預測顯示,到今年底,美國將有半數人口感染,倫敦將有15%的人患病;而今年秋冬,中國將有數千萬人感染。
甲流暴發早期,中國嚴格的防范措施為疫苗的研制爭取了時間。目前綜合來看,有效的措施包括信息公開、快速檢測、治療和隔離、近乎強制性的洗手;同時,無效的措施則有禁止旅行、關閉學校、過量使用抗生素、使用薄紙做的口罩。
在對流感疫情的各種控制方法當中,接種疫苗是成本效益最高的。但中國研制的疫苗安全性觀察對象較少,并不適合大規模接種。鐘南山等專家建議“針對性接種”和“自愿接種”。
甲型H1N1流感的“第二波暴發”就要來了?
美國《科學》雜志預測,在一年的時間里,甲型H1N1流感(甲流)將感染25%到39%的世界人口;而中國衛生部日前表示,專家估計,今年秋冬,中國將有數千萬人感染。
在其他許多國家仍在擔心甲流疫苗難以及時到位的時候,9月21日,北京已經率先開始進行甲流疫苗接種。“盼爾來福·1”在9月3日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頒發的藥品批準文號,成為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支獲得生產批號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
自甲流在今年4月份暴發以來,它已經肆虐全球,造成約30萬人患病,其中近3500人死亡。到9月16日,我國內地甲流確診病例也突破了1萬例。
國際上新近的科研結果表明,在對流感疫情的各種控制方法當中,接種疫苗是成本效益最高的。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國際知名生物統計學家伊拉·倫奇尼(Ira Longini)說中國率先生產出甲流疫苗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
然而,國內也有一些科學家對甲流疫苗的大規模接種表示不安,認為倉促的接種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
甲流“第二波”來襲
流感在秋冬季回歸之前,常會出現一個“使者波”,而隨后的第二波才是更加致命的。
《科學》雜志9月1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預測,在一年的時間里,甲型H1N1流感將感染25%到39%的世界人口。9月11日,在衛生部的例行發布會上,衛生部應急辦副主任梁萬年表示:“中國絕大多數人口都是易感人群,據專家估計,今年秋冬,中國將有數千萬人感染。”
盡管到目前為止H1N1流感在臨床上都是溫和的,死亡率并不高,但陳馮富珍說,“最令人擔心的事實”是40%的死亡者為年輕的成年人,他們本來身強體壯,病毒引起發燒后五到七天死亡。
特別令人擔心的是北半球秋冬季可能出現的甲流“第二波”。這是各國專家都在提出的判斷。一些預測顯示,到今年底,美國將有半數的人口被感染;圣誕節之前,倫敦將有15%的人患病。
流感在秋冬季回歸之前,先出現一個“使者波”(herald wave),這種規律在歷史上的歷次流感大流行中都有體現。1918-1919年甲型H1N1流感首先在1918年春天出現了溫和的一波,然后在秋天出現了極其致命的第二波。1957-1958年的甲型H2N2流感最早在1957年的夏天暴發,而一直到了秋天才傳遍全美,并在10月達到頂峰。
在應對今年春季到來的“使者波”的過程中的經驗看,有效的措施包括信息公開、快速檢測、治療和隔離、近乎強制性的洗手。同時,無效的措施則有禁止旅行、關閉學校、過量使用抗生素、使用薄紙做的口罩。
學術期刊《醫療評估》(Value in Health)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對流感疫情的控制各種方法中,接種疫苗是成本效益最高的,而關閉學校是成本效益最低的。
倫奇尼等人指出,接種疫苗來增加人群的免疫,降低傳染人數,它實際上能達到兩個效果:其一,減緩病毒的傳播,降低疫情的峰值,這樣也就降低了醫療的壓力;其二,降低總體的患病率和死亡人數。“接種疫苗的效果嚴重取決于接種率和接種與大量傳染開始之間的相對時間。”他們表示。
病毒仍未變異,但可能聚集性暴發
目前沒有檢測到病毒發生變異,但H1N1病毒已經快速生長傳播,現在成為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占支配地位的毒株。
我國7-8月份甲流的發病情況處于較低狀態,而進入9月以來,山東、湖南、四川、山西等地出現的甲流聚集性疫情確診病例數持續增加。許多學校出現數十例確認病例,一些學校已經開始全面停課。
新近的研究表明,甲流病例最為集中的地方是家庭和學校,學校中50%的患者年齡在5到18歲之間。
甲型H1N1流感首先襲擊兒童。“隨著疫情的成熟,我們認為病毒會更多地傳向成人,但兒童仍然是發病率最高的群體。”倫奇尼等人表示。一名學校里的兒童平均會將流感傳播給2.4個其他兒童,這是科學家最近首次對甲流在學校中的傳染率做出估計。
他們估計,30%到40%的甲流傳播發生在家庭中,20%發生在學校里,其他傳播發生在工作場所和其他公共場合。總的來說,一個病患平均能傳染至少1.3-1.7人,倫奇尼等人認為這個數字最高可能達到2.1。病毒傳播一代的平均時間是3.2天。
最近一項對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的分析顯示,病例死亡率在0.20%到0.68%之間。
埃及報紙Almasry9月初的一條報道曾迅速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關注。埃及一名男子在去沙特阿拉伯朝圣歸來后患上流感,被診斷為同時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和H1N1甲型流感病毒。盡管許多專家都對這一消息表示質疑,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感部主任南希·考克斯(Nancy Cox)也表示可靠的消息源顯示這則報道是不正確的,但它多少折射出了人們對當前的甲型H1N1流感揮之不去的擔憂。
科學家一直擔心,人同時患上禽流感和新型H1N1流感之后,兩種流感病毒的基因在人體內發生重配,變異成同時具有禽流感的毒力和甲型流感的易感性的“超級毒株”。
世衛組織在最新的公告中表示目前沒有檢測到病毒發生變異,也沒有跡象表明它已經變得更具毒性或更致命。所有國家的患者的臨床表現也都說明病毒仍然是溫和的。盡管病毒能夠引發嚴重疾病乃至死亡,但這種病例數仍然是很少的。
但世衛組織同時也提醒說,即使目前這種溫和的狀態持續下去,第二波疫情也會更加糟糕,因為會有更大數量的人感染。
世衛組織說,多個暴發點的證據都表明,H1N1病毒已經快速生長傳播,現在成為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占支配地位的毒株。
接種疫苗:中國如何趕在世界前面
甲流暴發早期,中國嚴格的防范措施為疫苗的研制爭取了時間。
美國《科學》雜志在9月1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甲型H1N1流感暴發早期,中國采取了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嚴格的措施來保護居民不受到感染,包括入境乘客要接受體溫檢測、隔離所有患病者和接觸者,這些措施被證明是有效的。中國的第一例非輸入性流感病例出現在5月29日,此時距離流感在墨西哥暴發已經一個多月。這些早期措施為研制疫苗爭取了時間。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科技處處長董小平研究員對這種說法表示認同。“我們國內的措施相對于歐洲,特別相對于北美來說是嚴格得多了。”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種措施成本效益的高低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評價,但它無疑是為我們的疫苗生產爭取了時間。”
中國在6月份收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來的甲流毒株,十家企業隨即投入疫苗的研制,這個過程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綠色通道”也為它們節省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
但是,在甲流疫苗的研制過程中,世衛組織的參考實驗室并沒有很快提供出標準的抗原和標準的血清,特別是沒有很快提供出疫苗定量,也就是一支里面到底裝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研發出了一種替代方法。他們用這種替代方法先進行疫苗定量,等拿到世衛組織提供的標準血清和標準定量方法以后再進行校對,結果發現吻合率非常高。“用中檢所研發的替代方法我們就已經進行疫苗的配制和臨床研究了,為我們爭取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董小平說。(黃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