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青年酒后感覺無聊上街砍人致1人中7刀死亡


3名個舊伙子酒后遇上送女同事回宿舍的張濤,不由分說向張濤連砍7刀,其中6刀刺中要害身亡……昨日下午,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近4個小時的庭審中,控辯雙方就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3青年酒后街頭砍人
庭審中公訴人指控,今年4月21日凌晨1點,李祥、林金凱和王奇明3人從個舊銀波赤喝完酒后,回到李祥在個舊綜合市場水果街某游戲室宿舍內,在閑聊中3人覺得心情不好也很無聊。于是,19歲的李祥提議“出去找人玩玩”。李祥拿出3把刀分給了3人,3把刀中,最長的80厘米,最短的50厘米。出門后,3人遇到兩名男子,都以故意撞倒他人為由要求對方道歉,沒想到這兩名男子趕緊道歉后拔腿就跑。3人走到個舊市人民醫院制氧室東側環湖道上時,看見正在與女同事梅某散步的張濤。
李祥上前故意撞張濤,并要求其道歉,隨后以聲音太小聽不見為由,李祥和林金凱就摸出砍刀,朝張濤的腰、背等部位捅,25歲的張濤4次倒地逃跑后,都被追上捅傷倒地,自始至終都沒動刀的王奇明見狀不對,趕緊喊他們走,張濤連中7刀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
在昨日的庭審上,公訴人當庭出示了殺人的長刀,最長的有80厘米,第一次看到兇器,張濤的家屬當庭流淚。李祥、林金凱對殺人事實供認不諱。李祥說:“就是覺得無聊出去殺人,殺人前并沒有目標,只是在大街上隨機尋找殺人對象。”公訴人認為,李祥、林金凱、王奇明無視國家法律,故意傷害致張濤死亡,其中,林金凱在關押期間,曾向公安機關提供重要破案線索,并有立功情節,請求法庭依法判處。對于王奇明,因為隨后主動到公安機關自首,且未動手,應從輕處罰。
張濤家屬的代理律師對公訴人指控的李祥等3人的故意傷害罪名有異議,他認為李祥等3人在殺人前準備了刀具,殺人前就有預謀,用刀力度大,何況在砍殺中毫無節制,都是致命部位,追殺從未反抗的張濤,存在主觀故意,張濤與李祥并不相識,3人上街把殺人當做游戲,殺人手段惡劣,造成的社會危害大,給整個社會帶來不安全的因素。應該以故意殺人罪論處,應判處李祥、林金凱兩人死刑。林金凱的辯護人認為他們是酒后行為,但代理律師王紹濤認為,酒后與酒前犯罪行為,從法律上不該成為減輕罪行的理由。
雙親悲痛欲絕力求判死刑
庭審中,當李祥等人被帶進法庭時,張濤的親屬兩次激動喊冤提出“殺人償命”。張媽媽欲哭無淚,癱軟在老伴的懷里,同時提出了不允許李祥等親友坐在自己的旁邊。在得到法官的允許后,張媽媽數次質問被告:
“你認識我兒子嗎?”
“不認識。”
“我兒子與你無冤無仇,你怎么下得了手啊,想過我們父母的痛苦嗎?”
……
在詢問中,張媽媽泣不成聲,說話也是斷斷續續
據了解,張濤是家中的獨子,2007年畢業于南昌大學,彌勒人,畢業后到個舊供電公司上班,工作期間曾獲得單位頒發的“突出貢獻個人”和“管理創新獎”。張濤死后,兩老人被氣病后經常去住院,老人最不明白的是,李祥等3人為何無聊到要去殺人消遣的地步。在民事賠償階段,當張媽媽得知李祥等人并不具備經濟賠償能力時,提出不要錢了,只要動刀的李祥和林金凱,殺人償命。庭審結束后,張媽媽及家屬舉著張濤的遺像,跪在法院門口的石階上,請求法院判處他們死刑。
女同事回憶事發經過
下午6點30分,庭審結束后,記者采訪了張濤的同事,也是事件的當事人小梅。她哭著說,“當晚張濤和同事們去聚餐,之后同事約我去跟大家一起喝茶,喝完后本來是3個人一塊走的,但同事們了解張濤的心思,有意撮合我和張濤,于是讓張濤獨自送我回家,沒想到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他們其中一個人來撞張濤,并喊道歉,我和張濤立即說‘對不起’, 但他們嫌張濤說得太小聲了,這時張濤似乎也感覺不妙,就一把把我抱在懷里,隨即場面太混亂,張濤倒地了,我的左手手背也被砍傷,就跑去街上求助……”說著說著,小梅已是泣不成聲了。
記者了解到,事發后張濤的父母悲痛欲絕。有知情的網友還發出了名為“時間從身邊悄悄走過”的帖子詳細說了此事。知道此事的網友在網上祭奠冤死的張濤,對殺人者的暴行進行譴責。在帖吧中記者看到,追憶張濤的人很多,在家人心目中張濤是個孝順的孩子,在朋友同學眼中是個優秀的男生,還有人稱他連戀愛都沒有談過。網友里面,也有人希望張濤的家屬能給李祥等人改過自新的機會。
何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