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又現“摔跤死” 雷人死法挑戰政府公信力
人民網消息 春雨未至,雷聲先聞。不僅雷人,還是一樣地蹊蹺。據報道,江西修水縣下崗工人陳緒金在看守所突然死亡,其家屬被告知,死者因上廁所跌了一跤,就死了。送醫的結論是心肌梗死。而記者調查顯示,在陳緒金被送往醫院后,為其作診斷的醫生表示,自己是在“被要求”、“沒辦法”的情形下,不得已“隨手”寫下“心肌梗塞”的死因診斷的。家屬更在死者身上看到了多處非常明顯的傷痕。
好一個“摔跤死”!公眾的智慧和神經又一次受到超強震擊。從“躲貓貓”到“做夢死”、“鞋帶上吊”、“喝開水致死”、“發狂死”,人的死法是那樣“特別”,從死者家屬到社會公眾,面對難以接受的種種“說法”,無不疑竇重生,渴求真相。
按照解釋,這些逝者都是因為非正常因素而“正常”死亡的,但是,為什么死者遺體往往滿是傷痕?為什么尸檢報告上的診斷結論總像“神來之筆”?為什么看守所總是理直氣壯,卻又遮遮掩掩,回避疑問?
這一切,很難用慣常的邏輯去串連,正常的理性去理解,也許,只有在劉謙的魔術中,這樣的“死法”及其解釋才是順理成章的。但當權力也變出“神奇”而拙劣的死亡魔術時,事實卻一再證明,“虛偽永遠不能憑借它生長在權力中而變成真實”,雷人并不能服人,黑炭沖去裹著的面粉還是黑的,而公眾的信心、政府的公信力卻因此一次次受到打擊。
在逝者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們遭遇了什么?到底發生了什么?這些看守所到底是如何管理和運作的?公眾的疑問,掩蓋真相的疑云,使社會焦點一次次聚集在監獄看守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看守所是羈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機關”。“看守”不僅意味著要防止發生逃跑、串供等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行為,而且意味著要保障被關押人員包括生命與健康等基本權利不受侵犯。可以說,看守所該是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和尊嚴的地方,更應是公平正義陽光照得進來的地方。
當前,隨著看守所事件不斷出現,公安監管工作、監所體制改革等,已引起了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客觀地說,這兩年,監管部門已日益重視監管所人權保障,管理正在改善,監督日益嚴格,公開公正的探索和努力也在逐步推進。
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紛紛就這一問題建言獻策,如明確規定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逐步實行審監分離,全面規范看守所的執法行為,加強檢察機關對看守所的監督等。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慕平透露,對于看守所內的重大傷亡事件,北京檢察機關今年將啟動獨立調查機制,包括法醫鑒定、現場勘察、會見嫌疑人等,此舉在全國尚屬首創,為撥開看守所事件背后的疑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這些積極的動向,使人們漸漸看到了希望。但我們還需更加迅速、更有成效的努力。筆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檢索了一下以前有關看守所事件的評論,發現自“躲貓貓”事件以來,有關評論文章大同小異,以前事件的文章放到這次事件上照樣能用能說。這不是因為文章太容易寫了,而是因為現實的改善太艱難了,更因為在那些疑云重重的地方,生命太脆弱、太易逝了。
人命關天,法重如山,能不敬畏,能不慎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