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盤縣10萬農民工返鄉抗旱(組圖)
新華社消息 2010年的這個春天,本該充滿希望的季節,中國西南5省市區卻正在遭受歷史罕見的大旱。云南、廣西部分地區的旱情已達到特大干旱的程度,貴州省秋冬連旱,出現80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旱情。
百年不遇,兩千萬人遇到了飲水困難,山火爆發,連機場的跑道都出現了破損。當這些詞匯羅列在一起的時候,不由得讓人們對發生在西南地區的旱災倍感揪心。
大旱影響:人類飲水困難是最大問題
飲水這樣原本簡單的日常生活,因為這場旱災如今卻變得異常困難:
貴州,500萬人飲水困難。
廣西,200萬人飲水困難。
重慶,72萬人飲水困難。
四川,131萬人飲水困難。
云南,780萬人飲水困難。
自然 部分地方奄奄一息
持續幾個月的旱情,讓大地開始呻吟,到處可以看到愁眉不展的面孔:
重慶,嘉陵江見底,烏江基本斷航。
四川,涼山州森林火警提高到最高5級。
廣西,漓江水位下降,迫使旅游航線調整。
云南,昆明機場跑道因干旱破損,日均50架航班受到影響。
糧食:全國產量受很大影響
西南受旱災這些地區,糧食總產量大約占全國的16%,雖然還不是糧食的主產區,但是還是會使中國糧食生產的形勢受到很大的影響。
月餅:甘蔗減產可能致其漲價
云南作為產糖大省,特大旱災已對云南的甘蔗生長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造成國內糖價持續攀升。
從2009年10月以來,北京糖價每噸已上漲1000余元,北京的糕點企業表示,暫時沒有漲價計劃,但如果價格仍維持上漲,可能會影響到中秋商品的價格。
辣椒:商販囤貨火鍋恐“被漲價”
貴州持續干旱,位于遵義的國內最大辣椒交易市場持續火爆,目前已有大戶搶購囤積辣椒超過150萬公斤,坐等8月份本季辣椒因干旱歉收時再出手。重慶干辣椒市場接近一半的量由貴州供給,遵義正在上演的辣椒搶囤秀,恐將讓重慶火鍋等食品產業“被漲價”。
全民抗旱:5000萬人受災 2000萬人飲水困難
截至3月17日15時統計,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共5104.9萬人受災,飲水困難人口1609萬人(全國約兩千萬人飲水困難)。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19日組織召開旱災救助會商會議,民政部、財政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氣象局等參加。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云南旱情啟動二級響應,針對廣西旱情啟動三級響應,針對貴州、甘肅、四川旱情相繼啟動四級響應,財政部、民政部及時下撥中央旱災救災補助資金1.85億元。國家防總啟動抗旱二級響應,財政部、水利部安排抗旱資金1.55億元,并協調國家發改委提前安排農村飲水工程專項資金。財政部安排農業抗旱資金3000萬元。
馬幫:重組的生命線
目前,正在遭受干旱折磨的云南,三分之一以上的村莊都出現飲水困難,到處都是背水的村民,在一些鄉鎮多年不見的馬幫,又重新組成了今天最重要的生命線。
三峽:為下游補水
去冬今春,處于消落進程的三峽水庫在長江枯水期充分發揮補水功能,目前已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近120億立方米,為沿江各省市及航運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救急:廣東電力反哺云南
云南是全國水資源排第三的省(市、自治區),過去它的水電發電是非常強的,長期支援廣東。但是今年由于干旱,它的水電站的發電能力已經跟不上了,現在廣東要倒著向云南來輸電,幫助云南救急。
農民工:返鄉幫家里挑水
在旱情日益加重的情況下,一些地區的農民工紛紛返鄉抗旱,其中僅貴州省盤縣一個縣的返鄉農民工就有近10萬人。
記者在盤縣水塘鎮桃園村的一個取水點發現,這里挑水的村民大多都是青壯年,據政府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都是剛剛返鄉的農民工。一位女村民說:“我是廣州打工回來的,幫助家里挑點水,我們這里旱情很嚴重,要去很多地方才能挑到水。”另一名男村民說:“準備一兩個月后,等旱災過后再出去賺錢。”
銀行:貸款1.2億元抗旱
記者從國家開發銀行云南省分行獲悉,截至3月19日,該行累計發放抗旱救災應急貸款6000萬元,還有6000萬元貸款將于下周發放,屆時該行發放抗旱應急貸款將達到1.2億元。
此外,為減輕災區人民的負擔,國家開發銀行云南省分行對抗旱應急貸款執行最優惠的利率,使災區減少利息負擔63.72萬元。
武警:萬余官兵抗旱
記者19日從武警總部作戰勤務指揮中心了解到,武警駐云南、貴州、廣西、四川、重慶5省區市部隊萬余名官兵攜數千余臺車輛裝備,連日奮戰旱情嚴重的城鎮鄉村和田野地頭,全力投入抗旱救災,為災區居民送飲用水,幫助抽水澆灌生產用地,向災區群眾捐款捐物等。
應對:水利設施要跟上
面對歷史罕見的大旱,抗旱正在艱難地展開。而同樣面對今年的旱情,貴州省六盤水市的小型水利工程發揮了大作用,盡管已經7個月沒有下雨,但是六枝特區落別村的村民,家里的水龍頭還是有水。
另據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黨委書記侯申介紹,鄉里有3個主要用于灌溉的水庫,有兩個的水都還是滿的。他說,如果把水渠都整治好,至少可以灌溉全鄉1/3的田地。(綜合央視 新華社 人民日報 法制晚報)
相關報道:沙塵 北方發今春最強沙塵天氣
9日,南疆盆地東部、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中西部等地出現沙塵天氣,局部地區發生沙塵暴。目前,沙塵天氣已影響到6省區97個旗縣約1600萬人。這是記者19日從國家林業局獲悉的。據介紹,這是今年入春以來北方地區遭受的強度最強、影響范圍最大的一次沙塵天氣。據悉,目前,我國已進入沙塵天氣高發期。(新華社)
水源:中國環境綠皮書昨發布 全球一人水量 北京20人分喝
昨天下午,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和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在京聯合發布環境綠皮書《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0)》。
報告指出,北京屬資源型重度缺水地區,水資源極度匱乏。國際公認的人均缺水警戒線是1000立方米。北京以2005年人口為基數,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48立方米,僅相當于全國水平的不到1/8和全球水平的約1/20。作為一個“干渴的都市”,北京卻存在著嚴重的奢侈性水消費,僅洗浴中心洗澡一項每年消耗水資源就高達8160萬噸,相當于41個昆明湖那么多。
報告同時提及,滑雪場的大量上馬對北京的水資源和環境造成較大損耗。干渴的北京應推廣實時計算水價,抑制高能耗的水項目上馬有利于增加整個國家的話語權。(法制晚報)
高溫:鄭州、武漢昨日氣溫同創紀錄
19日下午,鄭州最高氣溫達到28.5℃,打破鄭州有氣象紀錄以來的近60年3月中旬最高溫度極值。
自3月11日開始,武漢受高空偏北氣流控制,氣溫顯著攀升,19日這里的最高溫達到29.9℃,創出歷史新高。此前3月武漢同期最高溫出現在1956年3月17日,當日最高溫達到27.5℃。湖北省19日處在一片晴空區當中,其中鄂西北、鄂東南有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達33℃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