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最牛鄉村學校似別墅 耗資4000萬元(圖)
瀟湘晨報消息 坐落于張家界武陵源景區的武陵源二中新校舍,頗具土家民族房屋風格,加上春季來臨,矗立在紅、粉、黃等各色的花兒中間,看上去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日前,該學校的照片在網上出現后,令萬千網友驚呼比去年網上熱傳的“中國最美希望小學”還“驚艷”,其耗資4000余萬的投資也引起一定的爭議。
網友:張家界“最牛鄉村學校”似別墅
3月30日晚上,網友“捷安特候補”在張家界公眾論壇發表了篇題為《中國最牛鄉村學校》的帖子,附帶兩張照片。幾棟極具民族特色的房子,白墻黑瓦,依稀還能看到上面掛著有“小學部”、“綜合樓”等字樣,樓房看上去非常新,校舍旁邊還有盛開的油菜花、桃花、紫羅蘭等。
該帖隨后被轉載到紅網論壇上,有網友跟帖指出是建在張家界武陵源區中湖鄉的武陵源二中(原中湖中學),同時稱贊該學校建筑很有特色、非常漂亮,在這個學校上學是一種幸福,說明政府很重視教育投入,比建設豪華辦公樓要強多了。
不過,也有個別網友提出質疑,稱聽說該學校耗資4000來萬元,有點奢侈,并舉例說湖北三峽希望小學耗資350萬都有人說像別墅,可以建17個小學,而像這個學校耗資4000萬,按通常標準能建200個希望小學了,太有錢了。
回應:政府重視教育,錢是用到正道上
3月31日下午,瀟湘晨報記者采訪了該學校的一位張姓老師。據介紹,這個學校是初中小學幼兒園在一起的,去年底建成,目前學校一共有1600多人。此前小學部在比較破舊的地方待了4年了,現在操場還在建,新校舍很漂亮。學生24小時有熱水,用的是太陽能等新型清潔能源,政府將錢用在建學校上是用到正道上了。
張家界武陵源區教育局一位鄧姓工作人員介紹說,校舍總投資4000多萬,原因是此前該學校條件比較差。政府部門高瞻遠矚,重視教育發展,多投入點也沒什么的,50年不會落后。平衡教育資源,這個學校是供天子山鎮和中湖鄉兩個鄉鎮使用的,因為兩個鄉鎮人口有兩萬多人。
“最牛”鄉村學校
所謂的“中國最牛鄉村學校”并非一所學校,而是中學和小學的合體,該學校也并非僅供一地學生所用,而是兩個鄉鎮共用,但是洋洋4000萬的造價,還是顯得卓爾不群,在中國的同類學校中一騎絕塵。即便從外觀看,也顯得超凡脫俗,美輪美奐,蔚為壯觀。
然而,面對這樣的學校,一些人頗有微詞,各種論調都有。由此筆者想起了去年被媒體披露的“中國最美麗的希望小學”——中國海外三峽希望小學的遭遇,由于該希望小學花費350萬,是建17所普通小學的花費。于是有人質疑,“我們不能不砌那么豪華嗎?我們是來讀書的。”還有人稱:為什么不建17所“普通”希望小學?
當然,與最美希望小學由捐資所建不同,這所最牛鄉村學校是由政府投資,在筆者看來,越是政府投資,越能彰顯權力美學,這種權力美學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權力美學,它將權力倫理融入華麗的建筑敘事之中,讓人能讀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它追求的不是炫耀,不是夸張,也不是自我歡愉和自我消費,而是一種深刻的責任和義務。
簡言之,此時,權力不是為我所用,而是為公所用。其實,興建最牛鄉村學校的初衷即便有權力審美的意味,也因其重視教育這個歸宿而顯得可貴。
校舍是用來干什么的?最基本的底線當然是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沒有安全,遑論其他。一個豆腐渣工程,外表再美輪美奐,如果敗絮其中,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這樣的校舍有什么用?這樣的校舍越光鮮,越是罪過。
事實上,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小學的校舍往往是最破敗不堪的,所謂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在現實面前,其實許多時候是更像是一種輕佻的套話,因為連最基本的校舍都無法保證,遑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