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質中學強制春游收取148元 不去要扣學分
瀟湘晨報消息 一聽到學校要春游,學生們往往都很開心。不過,湖南省地質中學高一的小王(化名)卻高興不起來。他告訴記者,學校組織去桃花源春游,費用是148元,“老師告訴我們,不參加春游要扣學分”。
學生:應該給我們自由選擇的權利
小王告訴我們,學校計劃禮拜四,也就是明天去桃花源春游,費用是148元,當天來回。聽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小王非常開心。但同時,學校老師告訴他們,這次春游算是社會實踐,與學分直接掛鉤,不去就要扣學分。而學分直接關系到畢業,學分不夠就不能畢業。
對此小王認為,將社會實踐和春游聯系起來很不合理。春游應該大家開開心心去,開開心心玩,是用來緩解平時緊張學習生活中的壓力的。而社會實踐是讓學生累積社會經驗的。
而記者在地質中學學校里也隨機采訪了幾個高一學生。一個男孩表示,其實自己一直很期待春游,也對這次能去桃花源這么遠的地方很感興趣,但這種強制參加不然扣學分的硬性規定讓自己無法理解,他們希望有自愿選擇參加的權利。而也有幾個高一學生表示,老師是提到過,但并不清楚具體內容,只是覺得怪怪的。一位家長表示:“這是學校強迫學生參加春游,收取高額費用的一種方式。”
老師:與學分掛鉤,只是一種策略
那么,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在地質中學高一教師辦公室,一位姓李的班主任解釋說,對學生們說不去春游就扣學分其實是一種策略。一方面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參加,畢竟是集體活動,有利于同學們放松和交流。另一方面,學校確實是將春游作為社會實踐的一種方式,如果參加了,就可以獲得2學分的社會實踐分。而如果不參加春游,學生也可以通過參加社區活動等其他形式的社會實踐獲得這2分,因此并不存在扣分的問題。之所以說會扣分還是希望大家都參與進來。
不過,對于學生的質疑,李老師表示其實學校這邊也很無奈。學生都盼著春游,而現在高中生課業壓力大,平時也沒什么時間和精力做其他的社會實踐,將兩者結合起來也無可厚非。其實組織一次春游,學生出去的組織和安全問題都很讓學校頭疼。
而針對這種現象,一位家長表示,支持學校組織的春游,但不去就扣分這種規定并不合理。孩子因為其他原因不能參加春游本身就很不高興了,還要扣分,對孩子不公平,孩子會更難受的。要是學校能給不能去的孩子精神上的安慰,那就好了。
看樣子,這是一個兩難話題。學生有學生的理由,老師也有老師的顧慮。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或有同樣的困惑,歡迎撥打本報熱線0731-85571188,我們共同來探討。
學校請體諒孩子和家長的難
“都不容易,相互體諒。”這大概算是勸人時最常用的嘴邊話,因為這里邊包含了很樸素也很實在的道理。
就拿春游這件事來說,學校組織一次不容易,尋找目的地、設計方案、具體落實,從頭到尾都是瑣碎事兒。這些苦點累點倒還罷了,最要緊的是學生的安全不能出半點紕漏,否則一切努力都算白費。從這個角度來講,家長配合學校把一次難得的春游圓圓滿滿地兌現了,既是體諒老師的辛苦,也是為自己的孩子著想。畢竟,孩子們一年到頭也難得有多少在春光里自由奔跑的機會。
反過來說,學校和老師也該同樣地替孩子和家長著想。春游不是僅僅一天半天不上課那么簡單,孩子要坐車要吃飯要購門票,這都離不了家長自掏腰包拿錢。現在城市家庭的經濟條件普遍比過去有改善,這是實情,可是老話說“十個指頭有長短”,對于幾十元、上百元的春游費用,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視作“小菜一碟”。一些靠政府低保補貼過日子的家庭,這一筆旅游費用明顯無法負擔。而且,經濟方面的情況也不是唯一要考慮的因素,真正的好事不必勉強。
如果能考慮到這一層,學校對春游一方面要盡心盡力地去組織,一方面在參與還是不參與的問題上要尊重孩子和家長的選擇。愿意參加的,開開心心地出游,安安全全地歸來。不愿意參加的,自主安排這段時間,同樣會收獲一份精彩。好事經不起強制,無論出發點多好,一經強制就難免好心辦壞事。學校原本沒有強制學生旅游的權力,春游可以看作社會實踐,可是如果學生不參加春游就算作社會實踐不合格,這就莫名其妙強詞奪理了。
家長對春游有看法、不配合的原因,不僅僅是“出不起”這個錢,也可能跟“要價過高”有關。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學校還過度熱情甚至以要挾方式組織春游,這背后的利益問題就不太好說明白了。要想清白明白,就得回到問題的原點——尊重孩子和家長的選擇。本報今日這個事關春游糾結的案例,歡迎讀者關注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