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足口病病毒侵襲廣西全州 13名幼童死亡
他說,以往在全州縣流行的手足口病毒型號是柯薩奇病毒。而這次卻是EV71。前者的臨床癥狀為患者的手足口等部位會出現明顯的皰疹。而這次的EV71患者則不會出現。更為重要的是能檢驗出EV71的實驗室遠在上千里之外的自治區疾控中心。
“3月10日,我們就已著手對非正常死亡兒童進行調查,因縣里沒設備,只能送到自治區檢,這一來一回就近一個月”縣疾控中心主任房天喜說。
房天喜認為,這和縣級防控部門資金短缺、人才匱乏有關。同時這次疫情傳播方式的特別也引起房天喜的注意。
據房天喜介紹,以往疫情傳播通常是由點到面,很好溯源。而這次疫情是蛙跳式傳播、定點攻擊,完全沒有規律可遵循。
為此,縣里的一位領導曾自嘲,這下深刻體會了當年日本鬼子被游擊隊打得焦頭爛額的感覺。
脆弱的第一道防線
擔負基礎醫療工作的村醫,診室中只有算盤和舊床,“難以預防復雜的手足口病疫情”
縣、鄉、村,三級醫療單位的聯合防控,構成縣一級城市的疾病預防體系。全州縣衛生局一官員說,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暴露了防控體系中的諸多不足。
依照現行的防控體系,村醫應該是體系中第一道防線,也是最有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的部門。不過,讓疾控人員失望的是,在這次疫情中,醫學知識單薄,醫療設備簡陋的村醫失效了。
村醫鄧光連的診所擔負著五星村700多人的基礎醫療工作。低矮的診室里,木質的算盤和一張舊床,是醫生的全部家當。
五星村出現疑似EV71死亡病例是在3月。一個月后,鄧光連才在衛生局舉辦的培訓課上知道什么是EV71,彼時他所在的大西江鎮,已出現了第二例疑似手足口病感染者死亡。
“說白了村醫就是以前的赤腳醫生。”全州縣衛生局一官員說,看個感冒、發燒村醫尚能勝任,可要靠他們預防復雜的疫情,則完全不可能。
此外,村民疾病預防觀念也很淡薄。全州縣疾控中心一工作人員說,“有些時候宣傳書沒有用,因為留守老人不認字。”
龍水鎮村民劉石桂七個月大的兒子于3月24日,在縣醫院去世,死者被懷疑死于手足口病。
“現在也沒搞懂,孩子到底因為啥死”劉石桂說。
“以前村里孩子若患上手足口病,有條件就去診所打上幾針;沒條件,在家吃點藥不出一個月,娃活蹦亂跳了,從來沒聽說得這病還會死人。”劉石桂說。
疫苗何時誕生?
自治區衛生廳官員期盼,EV71疫苗能早日面世
4月19日,全州縣衛生局發布消息稱,經多部門全力防控,疫情得到明顯控制。
縣衛生局第一時間頒布了,鄉村診所停止收治發熱病人的決定;舉辦了三期托兒機構老師預防手足口病知識培訓,共培訓老師196名,督察托兒所50余所。
縣衛生局局長蔣賢鑒說,發放宣傳單就有120000多份,基本做到全縣6歲以下兒童家長人手一份宣傳材料。
廣西壯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