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與大學生們探討性教育 稱用愛防艾滋
中國新聞網訊 昨日上午,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內,四川省首屆性教育輔修師范專業開班儀式在這里舉行,繼首都師范大學之后,成都大學成為全國第二個、四川省第一個開設性教育輔修專業的大學。“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形象大使、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到場助陣,并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能把性教育課上成生理衛生課,要把性的教育轉變為愛的教育。”
首批30名學生選定 修完11門課程發結業證
在“青艾工程”的資助下,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在川內高校首次開辦性教育輔修專業,首次將性生理解剖學、性規范、性美學等性教育專業必修的11門課程,帶入成都大學生課堂內。學生修完全部課程后為他們頒發該專業的結業證。目的是將性教育知識,普及到更多的青少年和他們的家庭。
昨日首批30名學生已被選定。課程開設之初,學院還擔心沒有學生前來報讀,沒想到報名的人還不少。“亞洲性教育文化首席專家”胡珍教授,以及“青艾工程”負責人,期望這30名學生今后肩負起四川首批性教育老師的使命。
“我們的教學重點放在中小學生的性教育。”成都大學法學老師鄧陜峽介紹,該校開設性教育的科目,重點在中學生的性教育方面,“跟中小學生講"性",不論在授課方法還是授課語言上,都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白巖松從玉樹趕來 建議用“愛”替代“艾”
“在教室外面圍觀的同學,注意不要擁擠。”原本只是30名首批師范專業的學生參加開班典禮,不足30平方米的教室,竟擠進了近200名學生。他們一是趕來聽課,另一個也為目睹白巖松大使的風采。
昨日的白巖松,身穿白色T恤,佩戴“青艾工程”徽記,趕到教室時,同學們絲毫不掩飾激動心情,紛紛拿出相機手機拍照,當起了粉絲,甚至還有人微博直播白巖松的講話。
“我剛從玉樹趕過來,祝賀并希望你們將來可以成為愛的教育的老師。”作為“青艾工程”的形象大使,白巖松認為應該用“愛”防“艾”,顯得更溫和。“孩子們會拒絕談論艾滋病,但誰會不愿意接受愛的教育呢?”
學生們用掌聲表明了對這一觀點的認同。
“不能把性教育課上成生理衛生課。”白巖松認為,由于目前青少年了解性信息的渠道較多,對“性”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沒必要完全講授生理衛生知識,而應該把“性”當作“愛”來進行教授。
白巖松把“愛的教育”分為了四個階段,愛的常識、愛的安全、愛的心理、愛的價值。“其中愛的安全和愛的心理在愛的教育中分量是最大的。”了解了愛的常識、學會了愛的安全和愛的心理,最后體現到愛的價值,“可以不只是這個專業學生,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參加到愛的教育中來。”
“希望明年再來的時候,這個專業不再是30人,而是300人,甚至更多。”白巖松表示,性教育專業的開班,不只是性教育的開始,而是真正改變的開始。
好奇與前程并重 學生認為“技多不壓身”
“我輔修性教育,主要是對這塊兒挺好奇的。”成都大學師范學院09級數學教育班的萬巍大方地告訴記者,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上過這方面的課程,也沒有人教過自己,對這塊“禁地”一直感覺很好奇。“學這門課程,不但對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以后我教學生也很有幫助。”
“技多不壓身嘛!”該校09級現代教育技術班的楊小錸選擇輔修這門課主要是為以后找工作增加籌碼。“我們是專科學生,在學歷上沒有優勢,但是,這門課在國內還屬于比較領先的,也許能夠增加我的就業籌碼。”他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絕大多數學生選擇輔修該課程都是因為好奇和工作,兩者在他們的選擇中占據相同分量。也有不少同學表示,即便以后不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學習性教育對自己的家庭、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