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查處中石化等6家高價售賣柴油公司
核心提示:23日,發改委披露一批被查處的高價銷售柴油企業,在總計查處的6家企業中,有3家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屬的銷售公司。此次查處的企業涉及山東、陜西、湖北、河南、江蘇等柴油供應緊張地區。
新京報11月24日報道 國內多地柴油供應緊張、政府采取多項措施穩定物價之際,部分地區卻出現油企違反國家成品油價格規定高價出售柴油的情況。昨日,國家發改委披露一批被查處的高價銷售柴油企業,在總計查處的6家企業中,有3家是中石油、中石化下屬的銷售公司。
發改委稱,這些企業“擅自突破批零價差標準高價銷售柴油”,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此次查處的企業涉及山東、陜西、湖北、河南、江蘇等柴油供應緊張地區。如中石化湖北武漢石油分公司以每噸6950元至7800元的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70元至560元,共銷售650噸,多賺8萬元。中石油湖北武漢銷售公司以每噸6950元至7540元的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出70元至300元,銷售185噸,多收5.7萬元。
對上述價格違法案件,發展改革委已責成當地價格主管部門嚴肅處理,除沒收高價售油多收價款外,最高處以5倍的罰款。
根據國家成品油價格規定,企業對加油站批發銷售成品油不得高于國家的最高批發價,最高批發價與最高零售價有300元的利潤空間,而企業在配送給大客戶時也不得高于最高零售價。
對于政府的價格管理辦法,不少企業是心知肚明的,但是正是因為市場緊張,有人愿意用更高的價格來買柴油,因此才出現很多企業高價賣柴油的情況。
對于此次查處行為,不少市場人士感嘆“政府動真格”了。易貿資訊的分析師廖凱舜對記者表示,其實目前全國很多地區柴油批發價都高于零售價,批零倒掛的現象非常普遍。而當前政府正出臺多項措施穩定物價,希望給市場以震懾,也打擊那些還在違法高價售油的企業。
相關鏈接
被查處企業違規情況
一、陜西省地方石油企業通過陜西省石油化工工業貿易公司、陜西延長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延煉石化有限公司西安采供站三家單位以每噸7175元至7710元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出50元至585元,共計銷售15439噸,多收價款490萬元。
二、山東金誠石化集團公司以每噸6890元至8180元不等的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出1元至635元,共計銷售8393噸,多收價款283萬元。
三、江蘇省連云港中油石油銷售有限公司以每噸7209元至7460元不等的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出34元至285元,共計銷售1181噸,多收價款9萬元。
四、中國石化河南洛陽石油分公司以每噸7240元至7650元的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出5元至195元,共計銷售500噸,多收價款2.3萬元。
五、中國石化湖北武漢石油分公司以每噸6950元至7800元的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出70元至560元,共計銷售650噸,多收價款18萬元。
六、中國石油湖北武漢銷售公司以每噸6950元至7540元的價格銷售0號柴油,比規定價格每噸高出70元至300元,共計銷售185噸,多收價款5.7萬元。
延伸閱讀
兩石油巨頭賣油多收26萬被查 中石化稱認罰
昨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6起近期查處的柴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中石油、中石化地方企業被查出高價賣柴油。中石化回應稱,兩地方分公司確存在違規行為,已要求立即整改,根據發改委的要求上繳多收價款、認繳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