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老板連續5年為敬老院老人發紅包
本報通訊員 杜靜靜 本報駐紹興記者 史春波
“好心老板又來了,還是和前幾年一樣……”昨天,59歲的章鎮敬老院院長徐榮華在電話里,聲音激動,“真不知道怎么感謝他。”
記得就在去年十月,徐榮華曾通過本報感謝一位神秘老板(本報2010年10月19日曾報道),這位老板不愿意透露姓名,但一連四年給敬老院的老人們發紅包,連工作人員也有份。今年是第五年了。
更神秘的是,老板每次派來發紅包的人都不一樣,有時是姑娘,有時是老人。前天上午,神秘老板又派人來了,這次是一家三口。
大年廿七,一家三口來送紅包
“徐院長在嗎?”前天上午9點多,聽到聲音,徐榮華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30多歲。
敬老院門口停著一輛浙A牌照的普桑小車,車里還有一個男人,一個孩子。陌生女子很快自我介紹:“我們是一家三口,開車的是我丈夫。我們是受老板之托,來給老人們發紅包的。”
徐榮華聽了,又驚又喜——神秘老板又來送紅包了。
很快,女子挨個給敬老院的52位老人發紅包,每人200元。和以往一樣,敬老院的工作人員也有一份。
發完紅包,徐榮華又問起老板的姓名和企業的地址。與自己預料的一樣,女子沒有透露:“我們只是來送錢的,老板有關照過不能說。祝老人們健康長壽。”
一會兒,女子一家便開車離去。除了感謝,徐榮華和幾個老人在門口目送這一家三口。
老板說,盡點孝心不用留名
敬老院地處章鎮鎮朱光村,建于2004年,現在住著52位老人,最年長的已有88歲。五年來,老人們換了不少,但神秘老板的紅包卻一直沒少。
昨天,敬老院的會計金寶元,仍清晰地記得5年前的臘月二十八那天的事:
那天中午,手提旅行袋的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來到敬老院,轉了一圈,說要找敬老院院長。
聽說有兩個年輕人找他,院長急忙跑過來。
其中一個年輕人說:“我受我們老板委托,要給敬老院的老們人每人發200元的紅包,能否把老人們召集一下?”
金寶元說,當時敬老院有70多位老人,每人領到200元的紅包后,老人們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
小伙子又問清了工作人員的人數,并拿出了7個紅包。
當時院長忙問老板的姓名,小伙子說:“我們老板說了,盡一點孝心,就不必留名了!”
“那么你老板在哪里,干什么的?”院長還想留點線索。但小伙子說:“老板在紹興,搞企業的。企業名稱也不能告訴你。”說罷,揮手告別了。
敬老院老人再次托本報致謝
“以后,每年都是臘月二十八九,都會有陌生的面孔來我們的敬老院,給老人們發錢,說的話也差不多,只是說來給老人們獻點愛心。而且,更讓人感到神秘的是,這些人坐的車也不一樣,有時是從章鎮鎮上租車來的。”金寶元說,他們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
2009年3月,58歲的徐榮華做了新院長,他想完成老院長的這個心愿,把這個好心人找到,親自說聲“謝謝”。
那年年底,又有4個人上門送錢了,有小伙子,也有姑娘。他們給每個老人發了紅包,然后又給工作人員發。
徐榮華忍不住了,他上去想問個究竟。對方還是那句話:“老板是章鎮人,他想給家鄉的老人們盡點孝心。我們還要去其他地方。”
而前天,多了個心眼的徐榮華最后還是徒勞無功:“車牌是外地的,況且也不是企業的車子。”
徐榮華說,這位好心老板連續5年派不同的職工來給老人送紅包,僅送給他們敬老院的就已達7萬多元。
“對方行善不想為人知,我們也不會去打擾。我們這些老人只想再次通過你們的報道,對那位老板說聲謝謝,祝他全家春節快樂。” 徐榮華這樣表達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