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報刊亭掛牌問路1元 攤主稱問路太多很煩

報亭打出“問路一次一元”的告示。范曉林 攝
昨天,南京一著名網絡論壇上有網友發帖稱,路過鼓樓時在報刊亭買了本雜志,竟然看到這樣一個告示掛牌:“問路太多,一次1元!”這位網友稱,這個老板太不厚道了,以前常看到各大媒體說南京人熱情,尤其在問路上。如果有外地游客在此問路還要收錢,人家會怎么想?
由于該網帖提供的圖片是朝下俯拍的,讓人一時看不出具體地址方位,況且“鼓樓附近”的范圍很大,光是圍繞鼓樓廣場就有5處大的路口。因此,記者昨天尋訪了鼓樓附近12個報刊亭才找到了這個靠近鼓樓廣場張貼“雷人告示”的報亭,不過亭主卻悄然將原先的“問路太多,請自覺,一次1元”換成了“問路太多,請你自覺!”但記者悄悄掀起那張剛寫不久的掛牌,下面的“一次1元”依然還在。“你這兒問路怎么還收費?”旁邊一位買了本雜志打算付錢的男子看見了掛牌,隨口問了一句。報刊亭主人頓時緊張地打量起顧客問:“你是記者嗎?你看見我收費的嗎?我從來沒有收過一毛錢,掛個牌子只是提醒一下別人而已。不過這里問路的人太多,有時候明明你手里正忙著做生意,他劈頭就跟你問路,告訴他還聽不明白,恨不得我帶他去那個地方。閑著也就算了,忙起來很煩人的。”
路人對此不理解
記者留意到,此處靠近公交車站,附近有高檔酒店和長途車下客站,離地鐵出口也不算遠,人流密集。記者站了一會,就有一對老年夫婦上來問路,那老年人也不稱呼什么,直接就問:“到火車站怎么走?”記者告訴他,從最近的地鐵站入口下去,乘坐開往邁皋橋方向的地鐵列車到南京火車站下就可以了,那個老人也不說聲謝謝,急匆匆就走了。記者追上去問他,是不是經常問路?老人說,是的,年紀大了,城市道路變化大,出來就認不得了,經常問路,不過自己也經常給別人指路的,只要是自己熟悉的路就一定指引給對方,并且說自己性格是心直口快,更何況和小輩說話,看見身旁經過的路人,想問什么就問了,不需要“客套”。記者問他:“如果有人掛牌問一次路要收1元錢,你怎么看?”這位老人說:“你問我路,我指給你,下次我問他路,他再指給我,這不是很正常嗎。”
多數報刊亭主樂意指路
“為人指路,這不是助人為樂的好事嗎?”“與人方便,于己方便。”多數報刊亭主都這么說。一位報刊亭女主人表示,她報刊亭的“四大功能”是賣報刊雜志、借打電話、賣飲料、指路。問路的人多,有時候并不妨礙做生意,反而增加人氣呢!“不就是指個路嗎?舉手之勞!有時指路多了,還學會不少方言呢!交流和溝通是相互的,誰說指路的光吃虧、只有問路的白賺?” 更多的報刊亭主表示,如果連問路指路都收費,真讓“一元錢”遮住“人眼”了。
(范曉林)
多說1句
南京是一個開放的都市,外來人口很多。鼓樓廣場地處繁華鬧市,不少外地人不熟悉這里的情況,問問路很常見。的確,問路的人太多可能影響了報攤生意,但掛出“問路1元”的牌子,這一舉動“不咋地”。
2014年南京將舉辦青奧會,到時會有更多的外地人甚至外國人前來。為此,有市民建議可在南京的街頭巷尾安裝“自動指路機”,這種指路機與互聯網相連,一要有顯示問路者當前所在位置的功能,二要有作為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乘車指南的功能,包括乘坐哪路公交、幾號線地鐵可以到達目的地,如何換乘,以及乘坐出租車到達目的地的距離和收費等情況,讓問路者一目了然。
這既給外來的客人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南京的城市形象,也減少了像“問路1元”這位亭主的壓力,有關方面是不是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