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90后消防戰士為救戰友墜橋英勇犧牲
鄉親趕赴三公里外 接張斌回家
經過5個多小時車程,282公里長途跋涉后,9月14日中午1點過,張斌的骨灰,回到了遵義鳳岡家中。
家鄉的父老,為迎接他們的孩子,頂著烈日,在縣城通往張斌家的道路兩旁,排起了約3公里長的隊伍,等待這位好男兒魂歸故里。
伴隨著連綿不絕的鞭炮聲,帶著張斌骨灰的汽車,慢慢駛過縣城。路邊玩耍的孩童、行色匆匆的路人、拄著拐杖的老人,紛紛自覺站立。沒人有喧嘩,沒有人呼喊,只是靜靜的默哀,所有人都凝視著張斌的遺像,為他祝福。當車開到張斌家門口時,周圍鄰居高呼著“回家了”。
“他是個懂事的孩子”張斌的鄰居安鳳嬌說,張斌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離異,并重組了家庭。但張斌從沒有怪過父母,還擔任起了兩個家庭的橋梁。對于自己的弟弟妹妹,總是很關心。當兵后,因為張斌身體瘦小,所以家里很擔心,但他為了不讓家里擔心,都是報喜不報憂。有次在部隊里訓練,腿受傷了,他還是堅持訓練,受傷的事一直瞞著家里。最后還是戰友打電話告訴張媽媽的。
“兒子,你回家了!”張爸爸輕輕的將張斌的遺像,掛在了外屋墻壁上。這個10平方米的簡陋平房里,只有一張沙發和一臺電視。涌入家中的鄰居,將窄小的房間擠得滿滿的,他們都是為了來看張斌一眼。在張斌遺像對面的墻壁上,掛著一張毛主席像。張爸爸說,毛主席是張斌最崇拜的人。
“如果事情再發生一次,我想他還會這么做。”張爸爸說,張斌從小就崇拜軍人,對于張斌的選擇,他和張斌都不會后悔。作為一名消防隊員,救火是他的職責,張斌只是做了他該做的。
下午2點過,張斌的骨灰被安置在了鳳岡縣南天河殯儀館,下星期,張斌的骨灰將被正式放置在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