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轉包坐地“收租” 鯨吞巨資質量難保
安徽開源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在寧績高速公路十五合同段橋梁路基工程項目違規轉包并收取高額管理費。
千龍網訊 吉林省境內一段總價值23億元的鐵路工程被指違規分包給一家“冒牌”公司和幾個“完全不懂建橋”的包工頭,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鐵道部經查認定 其為典型的工程質量重大責任事故,表示近期將對這段“騙子承包、廚子施工”鐵路中的橋墩進行爆破拆除并返工,同時要嚴查有關責任人。
近日,本網接到在安徽寧績高速公路十五標段(NJK67+475-NJK76+299)的橋梁和路基施工隊民工代表張俊華和徐峰及符軍林等人給媒體的 來信,反映安徽開源路橋責任有限公司和寧績高速公路十五合同段項目經理部違規抽取施工隊高額管理費,嚴重影響工程進度,再施工下去,工程質量將無法保證。
據悉,2010年11月安徽開源路橋責任有限公司組建寧績高速公路十五合同部項目部,項目部自己沒有施工隊伍,也沒有一臺工程機械,把整個標段通過一 個叫羅塘路橋有限公司的單位分段分包給各個施工隊,由項目部某負責人尋找想做工程又有實力的施工隊伍,以相對合理的價格,并要求施工隊伍先進場開工后辦理 有關手續。
2011年初,來自安徽、江蘇和浙江的橋梁路基施工隊伍分別進場開工,表面是勞務分包,實際是轉包項目,收取施工隊伍合同保證金1百萬到2百萬不等。開源路橋責任有限公司卻遲遲不跟施工隊伍簽訂合同,在各個施工隊伍以罷工的要求下,項目部才在7月份才派項目部另外一個負責人(非開源路橋及高速公路業主 認可的法人代表)跟各個施工隊伍簽訂了施工合同,項目部也不肯加蓋公章,項目部的此份合同以霸王條款規定甲乙雙方的關系,甲方不承擔任何責任,不投入任何 機械及物資,卻要抽取工程款路基平均35%以上、橋梁和結構物平均15%以上的管理費用(這價格不偷工減料連材料費都保不住)。因為開源路橋除違規抽取高 額管理費外,還變相以各種名目讓施工隊伍買單(業主及相關單位招待費用等等強加給施工隊伍),造成十五標段各個施工隊伍嚴重虧損,以致現在十五標基本停工,層層剝削,實在無法繼續施工下去。
10月29號,本網記者來到了這些滿身散發著泥土味的民工們中間。施工隊的帶頭人徐某和張某告訴記者,他們的生活已陷入困境,他手下的工人因三角債問題已有數月發不出工資,他們甚至流著眼淚說:“真沒想到承建國家高速公路會得到如此下場,以后誰還敢在高速公路做工啊?”
“開源公司和羅塘公司為什么要剝削我們?他們就像過去的“地主”坐收地租。我們欠工人工資、欠機械費用、欠油料及其他材料費,為了這事兒都不敢在家呆著,怕要賬!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兒?”
如今,望著山頭已夷為平地和紅旗林立的施工區,施工隊的民工們一籌莫展。
10月31號下午,記者帶著群眾來信提出的問題聯合采訪了安徽省交通廳公路建設處方昱處長。
方處長告訴我們說:“我上午看了材料,我們安徽高速還沒有這種情況,收取35%管理費分包是違規的,開源公司收取3%的管理費轉包也是不允許的。我們 也處理過類似這樣的事情。省交通廳梅勁廳長做了批示‘按規定處理’。我們已經責成安徽高速公路控股有限公司要做出處理,不能轉包,該清理的要清理出場。”
在安徽高速公路控股有限公司,公路建設處的一名處長告訴我們說:“這件事上午省交通廳有關領導就通知了我們,我們公司高度重視,我們要求他們進行整改,拿出方案來,該清理的要清理。要做出書面檢討。”
隨后趕到的開源路橋公司管萬忠董事長承認了他們整個標段收取了3%的管理費并把項目轉包給羅塘公司。
當我們問及羅塘公司路基是否收了35%的管理費、橋梁和結構物收取了18%的管理費時,管萬忠說:“我們是給16元5的土石方價格,至于羅塘公司如何收35%的管理費的不太清楚,開源路橋公司派一名項目經理馬林去管理。”
記者:“說明你還是對羅塘公司的情況還是很清楚的,你公司收了人家3%的管理費,還把一筆工程款打入施工隊賬號里。”
管萬忠 :“ 這我們是收了3%的管理費。”
記者:“ 是啊,正因為你們開源公司也當了‘小地主’,工程項目卻沒有去管理,所以說要違規也是你開源公司先違規,羅塘公司才敢去收別人35%的管理費,當‘大地主’,為了追求最大利益嘛。”
記者 :“ 據群眾反映,羅塘公司還是拿著開源公司的資質去投標并且中標的。”
處長:“ 那問題就加更嚴重,還要查查你招投標是否存在問題。”
開源路橋公司管萬忠董事長最后表示:希望媒體手下留情,我們轉包和羅塘公司收取35%的管理費確實不對,此事報道出來我個人免職不要緊,公司還有幾百號人要吃飯,我們會把工作做好,會盡快拿出方案去解決問題。
然而,到今天(2011年11月18日)為止開源路橋公司尚沒有拿出切實方案解決問題,此后我們多次打電話給管萬忠董事長,也無人接聽。開源路橋公司一名姓梁的紀委書記公然對群眾說:“我們是國企,不要拿媒體壓我們,報道了我們也不怕,政府不會拿我們怎樣的。”
其實, 近年來國家通過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建設管理制度,使高速公路建設質量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然而,隨著工程技術難度、工程風險的加大,部分中標單位質保體系未能 有效運行。一些中標單位非法轉包和違規分包,甚至包而不管,收取高額管理費,致使施工單位嚴重虧損,影響工程質量。工程“層層轉包、層層扒皮”其實早已成 為公路和建筑業的頑疾,層層轉包分包之下,實際用于工程建設的費用往往大為減少,導致嚴重質量問題。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和各 種攤派的決定》(中發[1990]16號)的有關規定,工程定額編制管理費的收取標準,沿海城市和建安工作量較大的地區,按照不越過建安工作量的 0.5-1收取;其他城市以及建安工作量較小的地區,按照不超過建安工作量的0.5-1.5收取。具體收費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價、財政部門制 定。國務院有關部門所屬定額(工程造價)管理按工程所在地的收費標準執行。
為把高速公路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安徽省交通廳和安徽高等級公路有限責任公司應該責成安徽開源路橋公司和寧績高速公路十五合同段項目經理部,要嚴 格按國家規定收取管理費,不得違規抽取不合理的攤派費用。同時要加強分包管理,禁止中介公司(羅塘路橋有限公司)收取高額分包管理費,對出現的嚴重質量問 題、質量事故認真進行鑒定,責任單位將負賠償責任,確保國家高速公路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