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駕"慢車道上搶行遭人肉 城管局長跟帖實名道歉
城管局長郭必東網上實名致歉
“城管這個行當,因野蠻執法造成形象極差,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監督與批評”
就在眾網友“人肉”之際,3日中午的一個跟帖再次將此帖推向高潮。此次跟帖的是網友“心一”:“我是(鎮江)市城管局局長郭必東。感謝各位樓主對該車的監督!這輛車是市城管局的公車,但這次行為是典型的特權車行為,下班時交通就阻,大家都急著回家,這時素質就體現在遵守秩序規定上。經查,12月1日約18時多一點,該車行駛時,不守交通規則,為搶時間駛向慢車道,與行人搶道,還不停按嗽叭,妨礙別人通行,這是極不文明的行為和違規行為。本人已對駕駛員進行了嚴肅批評,本人在此代表駕駛員向受影響回家的樓主表示誠摯的道歉!城管這個行當,因野蠻執法造成形象極差。我們也在努力改變執法方式,目的就是在維護市民生活環境質量的同時,規范自身的行為,得到市民的理解與支持。希望市民對城管工作包括我個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和批評。”
此帖出現不久,另一網友“FBI0511”承認自己就是當晚駕車司機,并表示:“我作為一個城管人給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影響,我會改正自己的錯誤,規范自身的行為。在此希望大家不要以我個人的行為而否定了城管的工作。感謝大家對我們的監督與批評。”
鎮江城管局長會在網友們“鬧鬧玩玩”的論壇上以真名示人回帖?很多網友開始難以置信,懷疑這個城管局長是不是有貓膩?網友“滄海一粟04-3”緊跟“心一”的帖子后面發問:“第一次看到以局長的身份來回帖。真的假的啊?”網友“青鳥fm1003”跟帖直言:“懷疑郭局長的真實性。”昨天下午,帶著同樣的疑問,記者聯系上了郭必東局長。郭局長坦言,“心一”就是他的網名,司機有過錯,局長必須要擔責。
網友態度從抨擊漫罵轉為喝彩
“勇于面對群眾承認自己管理疏漏,非常難得,也希望其他官員多給點陽光”
城管局長實名回帖認錯致歉,在掀起更多網友關注熱議的同時,記者注意到網友的跟帖走向也發生了“質”的改變:從早期的質疑、抨擊甚至謾罵,開始轉向冷靜、平和和理性,同時更多的話題轉向“城管”。知名網友“江大小老鼠”跟帖:“頂!局長出來道歉了。”網友“長江小漁民”就說:“態度是有意識行動的先導,我為郭局長敢于正視問題鼓掌!”鎮江著名愛心網友“儀人”也跟帖:“贊哈子‘心一’網友!”網友“美食大家”則稱贊:“有風度,很陽光。”郭局長的真誠致歉也得到了發帖者“TEA”的認可:“郭局長能有這個態度,我們不勝欣慰,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很快,很是擅長發揮的網友們開始“舉一反三”,“帶刺的紫玫瑰”跟帖:“郭局長能面對網友,真誠道歉,給公務長官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網友“圌山人”的跟帖更到位:“市民寧愿要有錯迅速誠懇糾錯的局長,也不要捂著掖著的局長。錯就是錯,不管大錯還是小錯,誰都不是完人,態度和行動決定領導風范。支持郭必東局長,希望透明是你永遠的亮點!”網友“lobster”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同類事件,處理方法不一樣,百姓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其實老百姓要求真不高,就一點點真相而已,支持郭局長!你坦然面對廣大群眾的質疑,勇于面對群眾承認自己的管理疏漏,而不是采取‘漠視、隱瞞、回避、撒謊’等方法處理公眾事件,非常難得,也希望其他政府官員從這件事情上總結點經驗,多給點陽光!”
城管局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壓力不只在“搶道”,更在“負面”城管
記者跟鎮江城管部門一直有接觸,盡管和郭必東局長接觸不多,但無論是其部下,還是市民,議論最多的就是郭必東是個親民局長、草根局長,鎮江市民們日常見到最多的就是郭局長騎著摩托車出現在城管一線。這些在帖子中也有反映,網友“mutou8174”就說:“郭局一般不坐車,他開摩托車。”網友“平安是福”也跟帖:“鎮江城管,也就是有了郭必東,才多了很多人情味!一個很不錯的領導。”
昨天下午,電話中郭局長給記者講述了實名回帖經過,他認為司機搶道行車本身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就敏感在“城管”兩個字上,“有錯就要糾正,同時這件事我們也經不住考問”。郭局長說,事發當天他不在車上,2日晚,司機在將其送回家后,就開車回家。而按照規定,公車晚上必須要入庫,司機不得私自開回家中,但尷尬的是位于京口閘的鎮江市城管局沒有停車庫,緊鄰路邊停放又怕不安全。事情發生后,他對司機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司機事后發帖致歉他并不知。同時,就有網友質疑“TEA”的原帖發出后接連三次被刪,他明確表示不知道,也沒有權利這樣做。
郭必東坦言:“雖然我們很努力,號召城管系統員工激情工作,但轉變理念、創新措施、加大投入、完善設施、市民參與等各個方面做得十分不夠,連我對自己做的工作都不滿意,就更談不上讓市民滿意了。這種情況也并非鎮江獨有。”郭局長說他清楚知道城管人坐在火山口和風口浪尖,在鎮江目前情況下,只有無私無怨無悔地工作,才能動員本系統和全社會的力量,共同管理好自己的家園:“這里首先要正己,正如網友所說,做100件好事不一定有人記得,但是城管中如果有一個人做一件壞事大家都會記得。人無完人,有過就改,有錯就糾,這就是道德底線。因此,我出面道歉,理所當然。希望網友一如繼往地關心和支持城管工作,監督和批評城管工作中的不足。我們的目標是共同創造一個干凈、整齊、有序、宜居的環境!”
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尉天驕、揚州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吳林斌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能夠在第一時間上網回應表態,正說明政府部門對網絡民意越來越重視。事實證明,真誠的道歉有助化解網民的情緒。而此事帶給我們的深層啟示是,這種重視、善待民意的行為,不該只是個別官員行為,而應該成為政府的一種義務和責任。在網絡形成輿論中心時,不單當事人要及時應對,相關監督監察機構也應積極介入,進行公開、公正的調查,并給予公眾一個解釋。這樣,才能真正讓百姓和網民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