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發現7處巖洞葬遺址
貴陽晚報訊 記者昨日從黔南州相關部門了解到,該州平塘縣和長順縣發現了7處巖洞葬遺址。據悉,為探尋黔南少數民族巖洞葬,今年夏季,黔南州民委等單位組成考察攝制組,進行2個多月的考察。
“此次新發現的7處巖洞葬遺址,分別位于長順縣和平塘縣境內。”參與此次考擦攝制的都勻市委宣傳部文產辦主任劉俊才告訴記者說,據記載,黔南所屬的縣(市)中,其中11個縣(市)保存有巖洞葬,原統計有37處;這次考察發現有44處,數量之多、棺木之密集、規模之大,實屬罕見。
“此次新發現的7處巖洞葬遺址,有5處位于長順縣的代化鎮和交麻鄉。”劉俊才表示,這些洞葬遺址都在密林深處的巖洞中,洞口基本上都被雜木以及藤木“掩蓋”住,一般人很難發現。由于年代久遠,巖洞葬內部,被嚴重損壞。
交麻鄉85歲的何老太說,在他們村發現的巖洞葬,連“她爺爺那輩都不知道了”。據介紹,按照苗胞喪葬習俗,凡是實行洞葬的族宗后人,自將死者棺木抬進洞內安葬好之后,一律不準返回洞中祭拜,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洞內所葬的先祖源于哪個年代,最終連巖洞葬地點都被后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