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借擁抱錘殺丈夫后拋尸 情節似《法證先鋒》
一場有效的心理戰:6000張協查通告貼進四個社區,其中一個就是兇手所在的小區
12月10日,孫惠康手中的第一支水筆已經沒墨了,地圖上的范圍已經被大致框定。
除了水果店,嫌兇拋尸的位置,也為框定范圍提供了依據。
長浜河發現男尸的位置,沿河往西南方向走,最先經過的是錫泊園小區。
“往東北方向就將進入相對偏僻的城郊結合部,如果你是嫌兇,作案之后會如何拋尸?”孫惠康和同事們討論著。
顯然,沒有人會選擇往鬧市區拋,所以反方向的錫泊園小區就有可能是嫌兇作案當天來的路線。甚至,有可能嫌兇就住在錫泊園小區,在附近動的手。
根據兩家水果店的位置,根據拋尸的位置,專案組最終框定了四個嫌兇最可能出沒或者居住的地區:東新園小區、中舟社區、勝利社區和沈家社區,錫泊園小區就在沈家社區里。
“快,印協查通告,然后重點到這四個地方去貼!”這是孫惠康第一次有點興奮起來。
6000張,貼這些協查通告用掉了整整5桶膠水。
12月12日,為了能確保有更多的破案線索,專案組決定向杭州所有媒體發布協查通告。
當天下午3點,本報記者向東新派出所刑偵副所長邢戟鋒詳細了解了案發情況。當時,派出所還定下了2萬元的懸賞金額。4點整,記者離開了派出所,然而就在半個小時之后,邢戟鋒興奮地打來了電話:“協查不用發了,嫌兇自首了!”
投案的女人:最后一個擁抱后,她拿起了手中的榔頭
12月12日下午4點半,一個身材壯實的中年女人走進了派出所,她的第一句話是:“你們懸賞通告上的人是我老公……”接著,用低了八度的聲音說:“我干的……”
她果然就住在錫泊園小區里。
另外,事發之前她住過靈德里小區,事發之后她住到了再行里。
在這三個地方,都貼有警方的協查通告。
每天進進出出,她都要看上好幾次,實在受不了煎熬,于是選擇自首。
事實證明,孫惠康和戰友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這名中年女子姓李,42歲,她和老公都是安徽績溪人,而且同村。
李某的身高足有1米68,而大她一歲的老公周某則矮了她5厘米。
早年,李某獨自到杭州打工,在德勝路樂購超市邊上當了泊車員,老公和兩個兒子則在老家。長期分居,夫妻之間的交流少之又少,偶有聯系也常常是彼此不理解的吵架,最近她又老覺得老公在老家行為不檢點。
李某向老公提出離婚,老公不肯,還要來杭州一探究竟。
案發當晚,也就是11月28日晚,夫妻倆走到了長浜河附近,李某和老公有一個很不自然的擁抱,其實,李某繞住老公脖子的手里握著一把早已準備好的錘子……她下了重手。
之后,她用買水果后留下的水果袋和自己平時用的仿Chloe女包套住對方的頭,又用在二元超市買來的繪有LV圖案的旅行袋裝了尸體,扔進了長浜河里。
前天重回現場,李某的眼眶泛紅了。
她想起了兩個兒子。他們都在浙江打工。她做的這件事情,兒子們都會知道。
是什么樣的仇恨讓這個女人舉起了手中的榔頭,敲向自己的丈夫?
她的內心,藏著怎樣的罪與罰?
河道邊到底是不是第一案發現場?
這個女人,有沒有在維護某個人?
河道沉尸案進行到昨天,還有諸多細節和問號等待警方開解。
目前,警方對李某的供述情況正在做進一步核實,案件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