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面具娃娃"進京手術 醫療方案正在商討
父母正陪同孩子看動畫片。 本報實習記者 趙恩澤 攝
本報訊 (記者 聶寬冕) 去年10月份,2歲的廣東佛山女童冼諾怡在一次車禍中不幸被硫酸燒傷,不得不戴著硅膠面具生活,僅在吃飯時才摘下。從此,小諾怡便被人們稱為“面具娃娃”。前天,小諾怡的父母帶著她到京求醫,希望能夠重還女兒嬌嫩的容顏。
小諾怡家住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把崗村。去年10月23日早晨7點多,由于感冒,媽媽帶著她搭乘三水公共汽車公司的公交車,前往附近的醫院。路上公交車被一輛載滿工業硫酸的貨車碰撞,貨車側翻。車上的硫酸飛濺到小諾怡母女倆身上,給她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燒傷,其中,小諾怡的傷勢較為嚴重,送到醫院后,被診斷為頭、頸、上肢化學燒傷15%,半邊臉嚴重毀容。小諾怡在醫院一住就是半年多,出院后,她每天要戴18小時以上的硅膠面具,僅在吃飯時才摘下。醫生說,治療及后續整容等費用需要約80萬元。
諾怡的父親冼宜標說,自己的家境本不富裕,母女倆半年治療已經花去了17萬多元,現在每天還要支付4000多元的藥物費用,全家基本被拖垮了。他一直想帶女兒來北京治療,但由于經濟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前天下午,冼宜標和妻子帶著女兒第三次來到北京,在二炮總醫院將開始長達4個多月的治療。記者從二炮總醫院了解到,目前小諾怡正在做術前的檢查,醫生正在積極商討她的治療方案。如果一切順利,小諾怡將于下周進行第一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