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醫院收費人員將患者名字改為“張去死”
華聲在線12月28日訊 近日,網友“汪剛強”在華聲論壇發表了一篇題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竟給癌癥患者改名“張去死”》的帖子,帖文顯示,一位張姓安徽蕪湖某縣人大代表因身患結腸癌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醫,因退費問題與醫院收費人員產生糾紛,后者出于報復將患者就診卡上姓名篡改為“張去死”。對此,院方表示事件屬實,但系收費員的私自行為,且已對其進行過相應處罰。
截至發稿前,醫患雙方仍未能就是否出具書面道歉信達成一致。
身患癌癥的人大代表被改名“張去死”
根據帖子的信息,華聲在線記者輾轉聯系上當事人的妻子孫女士,據其介紹,丈夫張某是安徽蕪湖人,南陵縣人大代表。今年8月29日,她陪同身患結腸癌的丈夫張某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醫,因多收了14元要求退費而與收費員王某發生口角,后在院方人士的反復協調下,王某才將多收的費用退還給患者。
然而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孫女士稱,次日患者再次去就診時,竟發現本人就診卡上的姓名被改成“張去死”,且這三個字出現在就診大廳的掛號顯示屏上,事情很快就被查明是當時與之發生口角的收費員王某報復所為。在孫女士出示的一張“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急診醫藥費專用收據聯”的照片上,姓名欄赫然顯示“張去死”,而這與貼文中的內容是完全一致的。
據孫女士稱,事發后王某及其家人曾通過電話和短信表示道歉,并提出拿1萬元做為補償,但她對此表示拒絕,認為自己不需要經濟補償,更需要的是對方的公開道歉。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近四個月,孫女士和她的丈夫一直沒有等到自己滿意的答復,而其丈夫張某也因遭受此次精神重創,變得沉默不語,食欲極差。
院方:純屬收費員的個人私自行為
為了解事情的全貌,華聲在線記者又聯系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據院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反映,今年8月發生的患者張某被改名為“張去死”一事屬實。事發當天,收費員王某和病人張某發生口角,前者由于失去理智而將掛號單上張某的名字改為“張去死”,然而患者方所說的“張去死”三字曾出現在醫院的顯示屏上則并不屬實。
隨后,該院方人士表示,改名只是王某的個人行為,而事后院方也對其進行了如下處罰:一是延長其實習期一年,二是罰款一萬賠償對方,三是全院通報批評。但院方的處理決定卻并未令患方滿意。
這位知情人告訴記者,病人及家屬要求得到10萬元的經濟補償,此外還要求將書面道歉信在醫院的就診大廳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但院方由于擔心因此損害院方形象,所以遲遲不肯出具孫女士一方所要求的書面道歉。
網友:惡意改名反映了醫德缺失
網友“zhuyijiong”:看上去只是個別醫院的個人行為,但它反映出我們醫德的缺失,或者說是墮落,我們的醫院早已不是救死扶傷的圣地,醫護們也不是可親可愛的白衣天使,而我們可憐的病人,就像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網友“‖星云‖”:這個事情一定要搞下去,不管她有什么背景,至少要讓這家醫院的院長和王竟出來公開向全國人民道歉,向患者本人和家屬道歉。
網友“人之初11”: 當初海關的“超人”曾經罵被其欺辱的小女孩及家人為“屁民”,現在體制內優越小姐又把“去死”信手拈來安在患者頭上,絕非偶然。
截至發稿前,醫患雙方仍未能就是否出具書面道歉信達成一致。
身患癌癥的人大代表被改名“張去死”
根據帖子的信息,華聲在線記者輾轉聯系上當事人的妻子孫女士,據其介紹,丈夫張某是安徽蕪湖人,南陵縣人大代表。今年8月29日,她陪同身患結腸癌的丈夫張某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醫,因多收了14元要求退費而與收費員王某發生口角,后在院方人士的反復協調下,王某才將多收的費用退還給患者。
然而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孫女士稱,次日患者再次去就診時,竟發現本人就診卡上的姓名被改成“張去死”,且這三個字出現在就診大廳的掛號顯示屏上,事情很快就被查明是當時與之發生口角的收費員王某報復所為。在孫女士出示的一張“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急診醫藥費專用收據聯”的照片上,姓名欄赫然顯示“張去死”,而這與貼文中的內容是完全一致的。
據孫女士稱,事發后王某及其家人曾通過電話和短信表示道歉,并提出拿1萬元做為補償,但她對此表示拒絕,認為自己不需要經濟補償,更需要的是對方的公開道歉。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近四個月,孫女士和她的丈夫一直沒有等到自己滿意的答復,而其丈夫張某也因遭受此次精神重創,變得沉默不語,食欲極差。
院方:純屬收費員的個人私自行為
為了解事情的全貌,華聲在線記者又聯系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據院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反映,今年8月發生的患者張某被改名為“張去死”一事屬實。事發當天,收費員王某和病人張某發生口角,前者由于失去理智而將掛號單上張某的名字改為“張去死”,然而患者方所說的“張去死”三字曾出現在醫院的顯示屏上則并不屬實。
隨后,該院方人士表示,改名只是王某的個人行為,而事后院方也對其進行了如下處罰:一是延長其實習期一年,二是罰款一萬賠償對方,三是全院通報批評。但院方的處理決定卻并未令患方滿意。
這位知情人告訴記者,病人及家屬要求得到10萬元的經濟補償,此外還要求將書面道歉信在醫院的就診大廳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但院方由于擔心因此損害院方形象,所以遲遲不肯出具孫女士一方所要求的書面道歉。
網友:惡意改名反映了醫德缺失
網友“zhuyijiong”:看上去只是個別醫院的個人行為,但它反映出我們醫德的缺失,或者說是墮落,我們的醫院早已不是救死扶傷的圣地,醫護們也不是可親可愛的白衣天使,而我們可憐的病人,就像一只只待宰的羔羊。
網友“‖星云‖”:這個事情一定要搞下去,不管她有什么背景,至少要讓這家醫院的院長和王竟出來公開向全國人民道歉,向患者本人和家屬道歉。
網友“人之初11”: 當初海關的“超人”曾經罵被其欺辱的小女孩及家人為“屁民”,現在體制內優越小姐又把“去死”信手拈來安在患者頭上,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