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出書質疑相對論 曾因做研究進收容所
安徽師范大學地理學教授周秉根根據自己20多年的潛心鉆研,近期出版了《廣義統一相對論——相對統一時空質能觀》和《辯證唯生論》兩部專著,公開質疑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霍金的黑洞理論。學界的評價是“在一定意義上超越了相對論和黑洞理論的學術專著,學術價值很高,對開闊讀者思維空間,增進人們對宇宙動作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有很大幫助”。
出書公開質疑相對論
相對論是關于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是由愛因斯坦創立的,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一個多世紀以來,鮮有學者提出不同觀點。
在學生眼里,周秉根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教的是地理,研究的卻是相對論。1986年至2011年間,周秉根在教學之余,刻苦鉆研相對論,發現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些弱點,并通過實驗論證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愛因斯坦論證相對論所舉的兩個例子,其實是光衰變后超光速粒子在起作用,他看到了現象,卻忽視了本質。”周秉根說。通過20多年的研究,他先后發表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前提和結論都有錯誤》《統一相對論兩個前提的論證》和《霍金的黑洞理論講不通》等36篇重要論文。1999年,周秉根將部分論文整理成書,出版了《黑洞-白洞隧道組織宇宙史觀》一書,被中科院圖書館、聯合國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等收藏。
2011年11月,他又出版了《廣義統一相對論——相對統一時空質能觀》。書中不僅指出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前提和結論有錯誤,還證實了愛因斯坦的時間膨脹和運動長度縮短都是需要重新討論的結論。
為做研究曾進收容所
上世紀80年代,周秉根曾打算出國求學,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產生了濃厚興趣。周秉根說,他的學術生涯基本上都是利用業余時間自費完成的。1986年,他自費前往北京,到中國科學院拜訪專家,想與對方探討愛因斯坦相對論。
“我的觀點他不同意,他的觀點也沒說服我。”拜訪結束后周秉根準備坐車回家,結果沒趕上火車,只好坐在廣場上等,不知不覺陷入了思考中。“包被人偷了都沒發現。”因為沒有證件,當晚他被警察誤抓送到了收容所,關了一個星期。后來,他給家人發電報,幾經周折才回到家里。
此后,周秉根更加致力研究相對論,不停翻閱文獻、撰寫論文、投稿。直到1996年,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報》刊登了他的第一篇關于相對論的論述。這些年來,周秉根先后自費20多萬元用于科學考察、著作出版,累計發表涉各類科學論述累計200多萬字。
堅信觀點會得到認同
昨天,記者就周秉根的最新研究成果采訪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胡友秋教授。“這幾年,不斷有人開始質疑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出專著質疑的還沒聽說過。”胡友秋認為,天體物理本身就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學者可以提出質疑,但沒能徹底否定愛因斯坦相對論,“畢竟它存在了一個多世紀,很多觀點都被證實過的。”
“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我相信書中的觀點會被大家認同的。”62歲的周秉根說,他的統一相對論還需進一步實驗論證,但思路和方法并非沒有可取之處,“論文和書籍的發表出版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王世寧 記者李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