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警方否認少女毀容案嫌犯將做精神鑒定
合肥少女周巖因拒男生陶汝坤求愛,遭潑油焚燒毀容。此事經媒體報道,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針對此前網絡上盛傳的嫌疑人陶汝坤將作精神鑒定,及其家人曾向警方提出取保候審等消息,昨天下午17時,合肥市瑤海公安分局刑警一隊進行了回應。
最新發布
要作精神鑒定?無人提出!
2月27日上午9點58分,在合肥本地一網絡論壇專區里,署名為“-CICI”的網友發帖稱,“根據內部消息,陶汝坤的父母正在安排為其作精神鑒定”。發帖人同時評論稱,“(陶汝坤)一旦成功被鑒定成精神病的話,將不用負任何刑事責任。 ”
對此,警方明確表示,到目前為止,陶汝坤本人及親屬從沒有口頭或書面提出過精神鑒定的需求。
申請取保候審?警方拒絕!
近日,有人在網上公布了陶汝坤家人撰寫的《取保候審申請書》,申請理由包括:陶汝坤“系未成年人、初犯,且在法定監護人幫助下主動到案,其本人是在校學生,平時表現良好,因戀愛感情糾紛,不能正確妥善處理,情緒失控下犯下不可逆轉的錯誤”;“一直患有傳染性皮膚病,在第一看守所羈押期間因病發較為嚴重,還接受了看守所診所手術治療”等。有不少網友跟帖“不知道他被保出來沒有? ”,有的網友稱“陶汝坤早已取保候審”。
對此,警方證實,陶汝坤家人曾以陶汝坤患有皮膚病為由,向警方提出取保候審的申請,但是被警方依法否決。據了解,警方之所以沒給陶汝坤辦取保候審,是因為陶汝坤不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
此外,警方表示,陶汝坤父母公務員身份不會影響辦案,警方也未受到任何干擾;對于網上熱傳的周巖的親密照片,警方正在密切關注。(潘巧、馮蘭友)
傷者近況
訪客太多休息不夠周巖多處創口感染
周巖被毀容案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越來越強烈。要求采訪周巖的媒體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大批好心人也擠著上門慰問,讓本來落寞絕望的周巖一家,感受到了溫暖。然而,隨著訪客數量爆炸式增長,周巖長時間未得到很好休息,全身多處傷口已經出現感染。
前天晚上8時,記者趁夜來到周巖家樓下,擔心耽誤周巖休息,便未進屋,和周巖父親周峰在室外聊了一會。周峰說話時,掩飾不住滿臉的疲憊,“自從求助帖在網上發表后,一撥又一撥記者蜂擁到我家來采訪,還有那么多好心人,家里的門檻都被踏平了。人都沒斷過。 ”周峰說,因為需要不停接受采訪,周巖這幾天的休息時間也支離破碎。 “她每天要不停地對各種媒體,一遍一遍地回憶事發時的情節。現在有些受不了了。 ”
據周巖的醫生介紹,孩子康復期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休息,預防感染。但周峰介紹,近幾日來,周巖因為休息時間嚴重不足,已經出現了醫生最怕的狀況,身體多部分被燒皮膚創口出現了感染跡象。
周峰說:“我特別感謝這么多媒體和好心人對我們的關注和關心。希望后面能盡量給周巖多留些個人休息時間,養傷為重。 ”(齊美義)
愛心傳遞
S.H.E成員Selina現身說法鼓勵周巖
昨天,臺灣著名歌唱組合S.H.E成員Selina,在微博上鼓勵周巖“信心會重生”。由于也有曾經被嚴重燒傷的經歷,Selina的祝福和鼓勵顯得異常真切感人。
28日凌晨2點08分,Selina在自己微博上,鼓勵周巖堅強。 Selina的微博原文如下:周巖小妹妹,請你一定要加油!為了愛你的母親,更為了自己!請你一定要有耐心,信心會被消磨殆盡,但是谷底之后就會重生了!它會一點一滴回到你心里!請你一定要相信我!加油!
Selina與周巖一樣,是曾經歷“浴火重生”的“涅槃鳳凰”。2010年10月22日,在上海拍攝湖南衛視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時,在一場爆破戲中發生意外,Selina與男主角俞灝明均有不同程度燒傷。后經診斷,Selina全身54%的面積遭灼傷,其中有6成是嚴重的三度灼傷,受灼傷部位包括雙頰、手、大腿及背部,部分傷口必須做植皮手術。在醫院治療3個月后,Selina才傷愈出院。
此番眼見周巖遭遇比自己更深的傷痛,作為“過來人”的Selina微博祝福,別有一番深情,令人感動不已。(齊美義)
心理治療室
“小皇帝”該警醒了
安徽中醫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李瓏
這一極端個案并非偶然,反映了90后、00后成長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現在一些孩子從小唯我獨尊、以自我為中心的特征比較明顯,從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導致他對任何向往的事物都有占有的欲望,一旦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欲望膨脹,就可能置社會規范、規章法律等不顧,從而喪失理智,闖出禍端。家長應防微杜漸,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不該只關注智商的培養;同時,家長的言談舉止最直接影響孩子,應做好孩子的“老師”。這起極端個案,給家長、學校和社會敲響了警鐘,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必須引起各方高度重視。
“性道德”教育缺失
國家資格心理咨詢師陳向明
很多人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學點才藝,或者學校里認為素質教育就是要增加音體美的課時,培養多才多藝的人,實際上,我們都走進了一個誤區,我們的學校沒有開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傷害他人或傷害自己,都是對生命的漠視。
此外,我們談到對青少年“性”的教育,往往曲解為“性生理”教育,而沒考慮“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的教育。 “性道德”就是要求不違反社會公德。同理,“性法律”的要求就是要遵守法律,沒有超越道德和法律的愛。一個“愛”違反了社會的道德,違反了法律,必然要嘗到惡果。(汪漪、武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