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員工退休后24年接濟收留300名流浪者(圖)
陳文收藏著報道過自己的報紙,并為此感到快樂。
耄耋老人陳文退休24年來,先后接濟、救助、收留至少300名流浪者,得到輿論認可,但他仍感嘆自己的孤單,“像我這樣的人,少了點”。
84歲的陳文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搖了搖頭:已經記不起哪年收留了第一個流浪者。
他只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下午,一個只穿短褲的男孩坐在郴州火車站地上,蓬頭垢面,背上長了指甲蓋大的膿瘡,過路行人都繞著他走。
“他告訴我他是嘉禾人,小名叫小毛,和父母吵架跑了出來。我問他愿不愿意去我家里,他點了點頭。”
接下來10天時間里,陳文給小毛洗澡,在膿瘡上涂硫磺膏消炎。小毛病好后,南下廣東打工。
救助小毛,只是陳文與流浪者之間故事的起點。他從郴州監獄退休24年來,先后接濟、救助、收留至少300名流浪者。文、圖/本報記者周清樹 郴州報道
“流浪漢的家”
○房里的一切顯示出,這是一個只有男人生活的家:五床被子全攤在床上;洗過但仍有明顯污漬的衣服皺巴巴地搭在繩子上;劣質香煙的嗆人味道充滿小屋;有人進廁所小便,習慣性地沒有放下布簾。
與小毛不同,接受陳文的救助后,李宗保留了下來,已跟陳文在一起住了5年。
陳文還記得,在郴州燕泉小游園公園看到李宗保的時候,這個男孩很瘦,頭發很長、很臟。陳文幫李宗保剪了頭發,又給他買了兩個粽子。
接下來幾天,陳文總是在相同地點看到李宗保。陳文說,李宗保也總看著他,眼神呆滯,沉默不語。
“問他什么,他都不知道。”陳文覺得,這個男孩可能在精神方面出了問題,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
他又通過派出所,查到了李宗保的家庭住址等情況,輾轉聯系到了他的家人。李宗保的四個姐姐從貴州銅仁趕來郴州,抱住弟弟,大哭。
李宗保已與家人失去聯系長達9年,家人以為他早就不在人世,戶口都注銷了。
在精神病院治療5個月后,李宗保出院。現在,他在陳文家對面的洗車店工作。
“每天工作完后,他都回來睡。現在是一個蠻好的人。”陳文很喜歡李宗保,認為這個小伙子已經脫胎換骨。他讓李宗保睡在自己床邊的另一張床上。
陳文退休前是郴州監獄獄警。他現在住的地方,位于郴州監獄生活區北院一棟樓的一層,是個由廢棄禮堂改造成的“兩室一廳”,低矮而潮濕,隔壁鄰居開關電腦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
在這套不到50平米的房子里,最值錢的東西是一臺笨重、老舊的29英寸電視機。陳文和李宗保在兩張床前,擺了一張桌子、7把凳子,作為餐桌和待客處。一個拉著布簾的隔間,算是衛生間。
用木板搭起的閣樓上,有三張床,是被收留的流浪者睡覺的地方。現在,46歲的何小平和47歲的雷四清就住在這里。雷四清已在這里住了近8年,此前,他在廣西、廣東等地流浪近20年。
房子里的一切顯示出,這是一個只有男人生活的家:五床被子全攤在床上;洗過但仍有明顯污漬的衣服皺巴巴地搭在繩子上;劣質香煙的嗆人味道充滿小屋;雷四清進廁所小便,習慣性地沒有放下布簾。
這個地方被鄰居們稱為“流浪漢的家”。陳文說,自己退休的24年間,先后幫助、救濟、收留至少300名流浪者。
最近的一起是:3月2日,陳文在火車站發現了背著袋子的楊雄,這個27歲的胖“小鬼”一直沒找到工作,沒有地方住。
“怕他去做違法的事,我就把他帶回了家。后來發現他腦子有點問題。”3月5日,陳文買了一張大巴車票,將他送回永州新田縣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