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鄉臘恰畈村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本港訊 (楊明勇 張銳)臘恰畈村轄21個村民組484戶1837人,其中黨員34名。2009年,該村人均占有糧食417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高660元。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臘恰畈村黨支部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帶領全村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堅持抓村級組織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呈現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2006年,臘恰畈村被列為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試點”之一,村黨支部被州委授予農村基層黨組織示范基地,被縣委授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先進單位和先進黨支部,2008年,村黨支部被省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命名為“五好”基層黨組織。今年9月16日,新任省委書記栗戰書同志深入該村調研時,對該村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為加快經濟發展,增加村民收入,該村黨支部結合本村水源豐富、灌溉條件好的優勢,轉變發展農業的傳統觀念,帶領群眾大力發展雜交水稻制種產業。2009年全村完成雜稻制種面積1240畝;今年,全村種植雜稻制種面積1296畝,產值達320余萬元,產值達240余萬元,10畝以上的雜稻制種大戶有25戶雜稻制種發展成為該村助農增收的支柱產業。為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村黨支部結合生豬養殖產業發展和沼氣建設,充分利用沼肥這一豐富資源,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和優質果品種植,建立“豬+沼+菜”、“豬+沼+果”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目前,該村有生豬存欄300余頭,建有蔬菜大棚22個,種植番茄、辣椒等無公害蔬菜200余畝,平均每畝收入1600元以上。優質果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金秋梨、中華壽桃、楊梅等水果種植已發展到500余畝,年產值達30余萬元。在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過程中,村黨支部還積極引導村民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推行 “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為全村村民發展蔬菜種植提供技術服務,同時,依托協會搞好產銷對接工作,積極帶領群眾闖市場,在農產品和市場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梁,確保村民發展蔬菜產業能夠產得出、賣得掉、掙得錢。為有效解決剩余勞動力就業難題,該村黨支部還積極與縣、鄉勞動就業部門聯系,扎實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勞務輸出,轉移富余勞力,增加農民收入。目前,該村有外出務工勞動力136人,外出務工人員年人均收入達8200元,勞務輸出成為助農增收新亮點。
二、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為夯實發展基礎,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該村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的同時,帶領群眾投工投勞,大力加強醫療衛生、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2萬元,完成了村級組織活動點場所和村衛生室建設,改善了村級組織辦公和群眾就醫條件。大力加強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全村21個村民組都通了公路,塘灣、三眼井、大房灣、院子、夏家等自然寨進寨公路已全部硬化,寨中小路也都是水泥路,實現了串門不臟鞋的目標;全村484戶農戶都用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扎實推進沼氣新能源建設,目前,該村建有沼氣池340余口,76%的農戶用上了沼氣新能源,有265戶進行了“三改”,村容寨貌明顯改觀。沼氣新能源的使用,極大的改善了農村生活、衛生條件,同時減少了薪柴砍伐,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目前該村森林覆蓋率49%。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加強,該村教育、通訊等條件明顯改善,全村擁有通信工具190余部,彩電400余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3%。
三、堅持抓村黨組織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近年來,該村緊緊圍繞“抓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狠抓支部自身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著力提高黨員服務群眾意識,增強支部班子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以深入開展村黨支部書記“雙承諾、雙述職、雙評議、雙公開”(四雙)活動為契機,搭建“書記抓、抓書記”責任制新載體,增強黨組織書記“謀發展、抓發展”的責任感,扎實加強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班長的村“兩委”班子建設。同時,積極推行“村民小組管理委員會”試行模式,全村21個村民小組均建立了生產發展組、計劃生育組、綜治平安組、環境衛生組,制定了相關工作職責,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按照“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的要求,積極引導鄉土人才向黨組織靠攏,把致富能人吸收到黨組織中來,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2009年發展黨員2名,今年已發展3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名。扎實推進村級便民利民服務建設,建立了村級便民服務站,明確黨員干部輪流坐班,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大力開展創先爭優和“忠實踐行宗旨,勤政廉政為民”活動,提高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積極推行黨員承諾制度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度,增強黨員為民辦實事的主動性。
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為保證各項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村支部始終堅持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放在重要議事日程上,成立了以村支部書記為組長的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建立了村寨治安巡邏隊、義務消防隊,并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寫入村規民約,形成全村村民齊抓共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良好格局。注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引導,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氛圍,充分利用村務公開欄、宣傳標語等大力宣傳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等知識,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加強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和化解工作,成立了治保調解委員會,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和協調力度,力爭把各類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近年來,該村社會治安保持了和諧安定的良好勢頭,全村無刑事案件發生,人民群眾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