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縣西江村加強消防建設推進景區安全發展
為加強消防建設,促進景區旅游安全、高效、持續發展,西江村立足于民房集中、木樓消防安全隱患大的村情實際,切實采取可行措施以防患于未然,確保千戶苗寨至今沒有發生重大火災。
一是制定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實行定時鳴鑼喊寨,并利用廣播作漢、苗雙語宣傳;成立景區消防工作領導小組,對景區消防做到隨時隨地監控與督查,并在災情突發時做到第一時間發應和處置。
二是加強消防隊伍建設。在景區消防隊現有19名專職消防員前提下,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村民義務消防隊。
三是增加消防器材。在原有56個消防栓,56盤水帶、56支水槍基礎上,新增加了120個消防栓, 120支消防水槍,240盤消防水帶,1臺消防應急車,4臺機動泵,大大提高了消防應急的器材覆蓋面。
四是推進“電改”、“廚改”、“水改”。投入218.5萬元對1285戶農戶的戶內、戶外電網線路進行全面更線與套管重設;投入162萬元實施1080戶的廚房改造,做到廚房安全、美觀;投入648.5萬元新建消防蓄水池4口,使全村消防水池增加到8口,總容量1870立方米,鋪設消防管網12.34千米,覆蓋了全村不留死角。
五是設瞭望臺,專人值守。在村邊上設立了1座瞭望臺,派2名專職消防隊員長期輪流值班監控,做到發現疑點及時報告。
六是加強巡查,嚴防死守。發揮消防隊作用,分區輪流巡邏守護,掌握動態并作好巡查記錄,發現隱患及時報告,落實整改。
七是加強對弱勢群體人員監管。堅持對聾啞、癡呆、精神病、酗酒、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6類人員進行見面教育、與監護人簽訂責任狀、定期對6類人住所檢查。
八是實行“十戶聯防”制度。以每個消防栓周邊每10戶作為一個單元,實行輪流守護,排查單元內隱患和排除隱患。
九是以民族傳統習俗,由村民自主形成《西江村防火公約》明文規定:發生火災火警的,首先按照“四個120斤”(即120斤米酒、120斤糯米、120斤豬肉、120斤疏菜)對肇事者進行集中教育處罰,并罰鳴鑼喊寨1年,造成損失的報上級部門依法處理。(李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