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勉鄉重推三大生態農業發展
2012年,加勉鄉黨委、政府提出“高科技養殖、高標準種植、高效能發展”產業扶貧新理念,將“香豬、核桃、高粱”三大生態農業定為全鄉“十二五”期間生態農業結構調整主攻目標和方向,預搭借全縣重點實施月亮山西部鄉鎮的扶貧開發工作的快車,探索出一條符合加勉鄉發展融生產、生活、養殖、生態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的新路子。
一是鞏固壯大源生有機香豬養殖示范建設,加快以香豬仔豬為主的商品豬、種豬基地建設。加勉鄉是從江香豬的主要源生產地之一,香豬是當地群眾主要的經濟增收來源。隨著香豬市場的緊俏、價位的提升,加之品牌的論證提升和近階段省、州、縣對月亮山貧困地區扶貧政策(集團幫扶、產業幫扶、整鄉推進等扶貧政策)的出臺、加大了扶貧資金的投入,發展有機香豬生態肉食品市場前景十分明朗,為香豬產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2012年加勉鄉確定了以發展香豬養殖小區建設為重點的香豬產業發展新思路,擬計劃年內建成優質母香豬和生豬養殖場9個,新增母香豬600頭,實現母香豬存欄3000頭以上,預計年可出欄仔豬2萬頭的左右。同時,進一步做好優質種豬的保種工作,基本建成全縣種豬繁育基地,打造從江香豬之鄉。
二是積極優化種植業,大力發展核桃、優質高粱等經果林和經濟作物。加勉鄉是山區農業鄉、山地土地資源豐富,發展以核桃、高粱為主的種植業開發空間大,經濟附加值十分豐厚,是解決當地群眾增產增收和農業增效的主要途徑之一。2012年加勉鄉計劃建成3000畝優質核桃生產基地,通過創新土地經營模式、提供技術支持等加大干果類經濟林產業支持力度,積極培育規模化產業。同時,在鞏固發展水稻糧食作物的基礎上,突出抓好雜交玉米產業的管護和品種更新,積極發展高粱產業。積極推廣果農套種模式,增強土地利用效率,采取訂單農業方式,年內擬引導群眾因地制宜、與仁懷酒業公司發展訂單高粱產業1000畝。同時,結合山區特點,在發展核桃等干果種植基礎上,積極發展木耳、竹蓀等種植業。(朱旭 潘龍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