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7(下)》長沙零點首映 票房超過7萬人民幣
哈利、赫敏、羅恩
瀟湘晨報訊 當伏地魔化成碎片,哈利·波特終于完成了他的使命,19年后,他和金妮帶著孩子來到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前往霍格沃茲的火車開始了新的旅程……
昨日零點,《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在“哈密瓜”的見證下,一場長達10年的魔法傳奇就此結束。本報記者所在的零點首映場上,“哈密瓜”們時而激動,時而感動落淚,在這兩小時的“畢業典禮”里,他們感慨萬千。影片長沙零點首映票房超7萬人民幣。
在兩個不同城市的小穆和果子是億萬“哈密瓜”中的一分子,她們在《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上映第一時間坐在影院等待這場終極大戰。當接到記者電話時,她們還無法從激動、悲傷的情緒中抽離出來,來自重慶的小穆看完零點場一直不舍離開:“電影完結并不代表《哈利·波特》的完結,我只是覺得少了一種娛樂方式而已。”
哈密瓜的鑒定
影片情節改動很合理
小穆是《哈利·波特》百度貼吧資深吧主,她所在的零點首映場上,不少“哈密瓜”身穿霍格沃茲學院袍來看電影。
看完《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小穆為影片打9分,“很不錯,感覺比《魔法石》還要好。雖然情節方面有很多改動,但是我覺得改動得很合理,不像《混血王子》那樣有‘莫名其妙’的感覺,可以讓沒看過書的觀眾都能看懂。”
說到情節改動,讓小穆印象深刻的有兩處,一處是結尾哈利·波特打敗伏地魔之后,得到了接骨木魔杖將其折斷扔掉;另一處是納威·隆巴頓向盧娜告白。“其實在原小說中,哈利并沒有折斷接骨木魔杖,而是又放回了鄧布利多墳墓里,我想導演改動應該是讓普通觀眾看了之后更合理一些吧,而納威·隆巴頓和盧娜在原小說中也只是純粹的友情,其實在J.K.羅琳筆下,并不是每一對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的。”
觀影的笑和淚
伏地魔和哈利肉搏很喜感
在特效打斗上,小穆覺得這部終結篇制作得還算合格,“看了書的人就知道這場終極大戰是很混亂的,而電影版就拍得很有條理,只不過我在看到哈利抱著伏地魔從霍格沃茲縱身躍下時笑場了,兩個強大的巫師最后竟然肉搏用拳腳打斗,我覺得很有喜感。”
而看到斯內普之死時,小穆忍不住哭了。“老演員的演技太棒了,風頭完全蓋過了魔法三人組!”
如果要列出《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不足,小穆對影片的3D效果不太滿意。“看完影片就只有‘古靈閣那條龍’和‘伏地魔出場’這兩個橋段有立體效果,我認為導演還是不適合做3D,整個畫面太暗、太壓抑了。”
散場后的惆悵
魔法教授們都老了
昨日凌晨看完電影,長沙“哈密瓜”果子一路被“《哈利·波特》群”的幾個朋友安慰走出影院,直到第二天整個人都是懵的。
“電影看了10年,零點首映場有400多個人一起看,當時很有氣氛。電影把伏地魔的死法用化成碎片來演繹,我想這是導演想要讓我們哭得更慘吧!”果子坦言自己是為了打斗場面才要看電影的,但是在電影里發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納威·隆巴頓吧,他孤身一人跟食死族對抗,又跟盧娜表白,看到這些場景時我都忍不住會笑,但是斯內普和伏地魔的死又讓我情緒崩潰,所以在看電影過程中,我整個人的狀態都是‘瘋’的,看到霍格沃茲學院教授都那么老了,心里很惆悵。”
果子說,她希望有影院能8部連續放映《哈利·波特》系列,但因為拷貝原因只能讓她在家看碟,“我算了一下,要連放8部一共要19個小時,在影院實現這個愿望太不現實了”。
[答疑]
3D效果差?和亮度無關
和《變形金剛3》一樣,《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也是2D、3D和IMAX3D同步上映,從反饋情況來看,影片最大遺憾是它的3D效果。導演大衛·耶茨在本集中延續他對黑暗風格的偏愛,“畫面實在太暗了,而且3D的感覺也不突出。”不少觀眾這樣表示。
萬達院線長沙區域副總經理周毅對此稱:“《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3D版的畫面之所以偏黑暗是因為影片大部分情節都是發生在晚上的,這是影片本身拍成了這樣,所以觀眾戴上3D眼鏡之后眼前都是黑乎乎的,如果一味將影院燈泡調亮就會導致畫面顆粒增大而使得整個畫面不清晰。”
雙雄對決,《變形金剛3》占優勢
昨日,記者從長沙中影今典放電影院、橫店瀟湘王府井影城、萬達國際影城、沃美影城獲悉,《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零點首映票房超過7萬人民幣。而在排片方面,《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的上映對《變形金剛3》的場次沖擊比較明顯。
不過,影評人譚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應該威脅不到《變形金剛3》,相反他保守估計《變形金剛3》的最終票房會高出一倍,“《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還是有一些門檻的,哈迷們非常喜歡,但不代表對原小說不熟悉的觀眾也會投入看這部電影,反而《變形金剛3》本身是這個系列獨立的故事,7080后的觀眾對原版動畫有一種情結,這種‘可樂+爆米花’式的美國大片可能在中國相對會受歡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