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身體狀態最佳時演阿信可遇不可求
打拼十年得翻身
彭于晏入行十年,從偶像明星到幾乎無工作,從眾人追捧到官司纏身,起起落落間尋找些許小機會的他終于在今年金馬獎大熱的《翻滾吧!阿信》中憑借漂亮的肌肉與票房得以翻身。
坦言個性很沖的他,在幾部小文藝電影之后,迎來了2011年幾部商業電影的機會,終于可以在寶島之外展現自己已經準備好的能量。比起阮經天、趙又廷,彭于晏不算幸運,他也深刻明白“每個人的命不同”,為了演戲他可以搏命,因為自己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
“誠意”一直被這個臺灣人氣小生掛在嘴邊,身為優質偶像之一,他透露自己曾經械斗甚至摸槍,也坦言緋聞都是好友惹的禍。愛情片也演了,文藝片也演了,小清新也當過了,他真正希望的是嘗試偶像成龍、李連杰那樣的動作片。
跟阿信有點像
堅持與放棄的起伏
阿信這個角色剛好在他心志成熟、身體最佳的階段出現,他坦言再過兩年可能沒辦法演這樣的角色,可遇不可求。如今彭于晏笑稱身材恢復正常,不會像運動員那樣有六塊肌,拍戲時受的傷也一直在恢復。6個月,每天12個小時的記憶重組證實了他的堅持。
“體操這個東西一個禮拜不練就會忘光了,我第一天就遇挫折,跳馬、后空翻等體操項目上你不行就不行,不像投籃100個還會塞進去幾個,體操就是站不住,我常常回到家還在想空中落地的感覺。拍戲的時候經常要熬夜,結果隔天去練習就很容易受傷,因為太疲倦了。”
練體操很危險,彭于晏卻一頭扎進去沒有想后果。“我個性比較沖,又遇到這么想演的角色。教練和烈姐都有好好保護,但還是有很多傷,你摔一百次也傷得不輕了。我的雙手有很厚的繭,破掉后用膠布貼起來再練,可能剛好一些就又破了,那時每天洗臉都只能用指尖,很痛。”
如果一個人每天只做一件成功率很低的事,想放棄一定占去大多數,彭于晏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剛開始練簡單的動作,后空翻都要兩個星期才能成功。鍛煉過程訓練了我的意志力,運動員都有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撞墻期’,必須找到力量再向上走。其實我們都是這樣,運動員更寫實,你不練別人在練。我感受最深是可以接受失敗,不可以接受放棄。”
彭于晏跟一些小朋友一起練,看著他們每天最早到最晚走,中間被教練罵到哭,彭于晏希望能為臺灣體操做些什么。“我剛開始倒立時,每次30秒,我問他們倒立多久,他們說最少15分鐘。他們很可愛,做自己喜歡的運動希望去比賽。在臺灣體操比較冷門,不像內地這么火,內地有運動明星,臺灣不是特別注重這方面。現在情況越來越好,我希望這個角色可以感染別人,讓大家注重運動和運動員。”
演藝事業追星夢
當成最后的作品走出來
很多內地觀眾認識彭于晏是2005年《仙劍奇俠傳》中的唐鈺小寶,還有之后2006年《少年楊家將》中的楊七郞,其實他早在2002年的偶像劇《愛情白皮書》就已經嶄露頭角。如果看彭于晏出道這幾年的風風雨雨,與角色阿信似乎有些許相似,都需要抱著自己所擅長的拼死搏命去取得成功,即使那可能是他最后一個角色。
“兩年前的低谷時,我對未來的事件充滿希望與彷徨,那時的緋聞等事件在我自己看來,是因為與前東家緣分已到沒辦法走下去,我想做的東西跟他們想要的不同,那時候真的很痛苦,原本當成家人卻矛盾不少。現在想想就是一個過程,我已經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彭于晏經受的不僅僅是28歲拉筋劈腿,腿都快要斷了,還有每天練習得“發悶”,但演藝事業處于低谷的心態讓他用盡全力去翻身。“一旦有機會就只能選擇不能放棄,我只有投入角色,告訴自己如果這是我的最后一部戲,這是我的最后一個角色,我應該要怎么演?我一定要跟教練一樣用盡全力,一直堅持一直練,那時候烈姐和教練都覺得我瘋了。”他的追夢成果不錯,這部電影在臺灣票房不錯,還讓他入圍金馬獎影帝,與葛優、劉德華一爭高下。
街頭少年風范
曾經械斗也摸真槍
其實他更像個宅男,不是待在家里就是做運動,要不就是看電影看漫畫,去夜店也要看場合,除非朋友生日或者是節日慶祝。“我覺得自己是運動天才直到遇到體操。從前參加籃球校隊,還有游泳隊、乒乓球隊,羽毛球我也打得很好。在《聽說》里學習手語兩個月,《近在咫尺的愛戀》中學拳擊,那時教練說我再練練就可以去打比賽了。謝謝媽媽吧,給了我很好的運動天分。”
其實年少時的彭于晏真的“不乖”,尤其在海外念書時也惹過不少麻煩。“我講你也不信,我不算當過黑道與流氓,但我的朋友都是那樣的人。我有械斗過,有被人打過,也有打過人。15歲時年少輕狂,最慘時同時被四個人打,也不是特別光榮的事。現在想想就是小時候不懂事,覺得那樣很帥,因為你在電視里看到都是古惑仔,加上我的個性會因為朋友被欺負就要出手,有無知的義氣。海外那些槍支也很常見,我有碰過,但是沒有開過,不要抓我(笑)。但是因為自己單親,媽媽帶著我移民國外念書很難,我常常告訴自己要把書念好。”
從緋聞到走出低谷
接受商業化期待動作片
彭于晏曾經與蔡依林傳過緋聞,因而遭遇前東家百般折磨,但如果看一下他的成長軌跡,多少與天后蔡依林有些相似,因為都一步一步在練習異常難的動作,挑戰人體的極限。《聽說》中學習手語,《近在咫尺的愛戀》中學習拳擊,《翻滾吧!阿信》中學習體操,他也不畏懼緋聞對記者笑稱“我現在比她厲害了吧?”
雖然是一句玩笑,但看得出彭于晏吃得苦。“每個人的命不一樣,像小天、趙又廷等跟我同期的男明星,他們就不用那么苦,拍拳擊拍體操都要苦練,其實也可以不練,但是我覺得如果我不練就不像。”
彭于晏希望不再演陽光大男生的“花瓶角色”,多拍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阿信被大家認為彭于晏是一個很認真的演員。一個演員能做的東西很少,外在的東西很難控制,真的很喜歡表演就不要在乎別人怎么看,反正路還很長。”他笑說自己的偶像太多,除了劉德華還有成龍與李連杰,這源于他內心對于動作戲的企盼。“現在愛情片也演了,文藝片也演了,小清新也當過了,當然希望能演動作片,或者時代劇也可以嘗試。很多人會設一個局限,但是我希望去冒險,因為年輕可以去做很多事情。”■新快報駐京記者 梁曉雯 文/攝
記者手記
身高182cm卻巴掌臉的人,如果再遇上不錯的面容,確實應該去演偶像劇。彭于晏對于出道十年感覺最深就是“尋找的過程”。入行時很開心,當很多人的偶像,之后做了很多事情卻并未一口氣到達巔峰,彭于晏跟很多慢熱走紅的人一樣,從藝經歷更像一個訓練的過程,有起有落。他說常常要問問自己最喜歡的是什么,才能找到真實的自己,才能去做一個最真的人,不管是天真還是真誠。
過去的他沒有那么多機會,一直在準備,不演就不知道自己能夠到哪里。他也真的還太年輕,不演就不可能進步,希望他能充滿誠意,堅持自己的夢想,靠勇氣達到目的,最好的時光還在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