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北京專稿/實習記者 蘭方】2008年,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4.2%,為三年來的高點,但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卻有大幅下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國家統計局于2009年5月19日發布《2008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透露了有關數據。
《公報》稱,2008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8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90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為1113萬人。與此同時,登記失業人數也增加56萬人,達886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失業人數增加的情況下,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反而比上年末減少25萬人,為261萬人。發放失業保險金人數僅占登記失業人員的29.4%。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王延中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分析,這是主要因為參加失業保險的1億多人,基本是正規就業人群。真正失業風險大的人群,如靈活就業、短時就業的人員,反而沒有參加保險。
王延中認為,這意味著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制度覆蓋面、提高失業人員受益率,仍有較大空間。
事實上,從各項社會保險的情況看,2008年參保人數繼續增加。其中,根據《公報》數據,2008年末全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24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55萬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154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99萬人。
此外,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已達21891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則超過3億人。
在制度覆蓋范圍持續擴大的同時,基金規模也日益膨脹。截止2008年末,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結余累計15176億元,僅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就達9931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310億元。在不少學者看來,面對如此龐大的資金結余,如何合理使用并有效監管成為不可回避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