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北京專稿/記者 張曼】新債不多而資金寬松,5月20日招標發行的三年期國債大受歡迎,招標利率落在此前機構預測的下限1.55%。
一位債市人士表示:“近期國內外宏觀數據都不樂觀,從基本面上支持債市反彈;同時央行表示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債市后市資金面可期;加上債券供應量少于此前預期,債市逐步回暖,國債自然受到追捧,招標利率低也在預期之中。”
5月20日計劃招標發行的國債規模為260億元,實際投標量達到450.1億元,當期追加發行13億元。在目前收益率曲線陡峭、短券收益率低的情況下,大量的配置資金都有意購買中等期限的無風險債券。
從債市交易情況來看,由于大量資金追捧,近期一二級市場中長期國債利率都有所回落,其中三年期國債成交價比前期下滑了約6個基點,至1.63%。
上海證券日前發布的國債發行預測顯示,市場上兩筆剩余期限約為三年的國債,雙邊報買入價1.70%,賣出價1.55%,反映了市場對國債價值的判斷。
目前債市的主力資金依舊是銀行,大型銀行與大型保險公司是近期發行的國債、金融債的配置主力。中小銀行和農信社購買信用債也較多。
雖然市場對債市走勢爭議頗多,但在階段性回調中,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如基金、保險也開始買入債券。
債市今年一直處于慢牛震蕩走勢。此前,不少機構預計在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國債、地方債等債券會大幅擴容,中長期債券承壓;但從目前債券發行情況來看,5月債券發行比預期要少。另一方面,貨幣市場回購利率繼續保持穩定,而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回籠資金力度略減,這意味著資金面將依舊寬松。
債市人士認為,在經濟表現出明確的反彈趨勢之前,債市會震蕩走強;目前中長期債券是機構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