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views專欄】鏡子、鏡子,誰是世界上最難看的貨幣?
美元,這個曾經在去年冬季的經濟動蕩中被看作市場上最安全的避風港灣,如今風光不再了。它對歐元的匯率已從3月份的1.25美元跌到本周的1.38美元。考慮到整個世界都正在經歷自上世紀30年代大衰退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衰退,而這一點卻被市場虛假的繁榮掩飾,那么任何一種主要貨幣看起來都不可靠。現在不只是美國央行一家在不停地印刷鈔票來避免通貨緊縮的威脅。如果市場能夠恢復對風險的敏感性,那么美元就能輕易地重新贏得重視。
現在,美元似乎沒有表現出這方面的跡象。美聯儲已將基準利率下調至幾乎為零。更糟的是,美聯儲大量印刷鈔票,并用這些新鈔購買美國國庫券。中國作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已經通過中國央行非常明確地表明了對美國這一“政策錯誤”所持的悲觀態度。根據上次美聯儲會議紀要,一些地方美聯儲根本未受到中國方面表態的影響,他們依然打算印刷更多鈔票來購買債券。
美元的貶值碰巧趕上了一些貨幣交易員所謂的通貨再膨脹交易:自從3月份跌到最低點以來,股票大幅攀升,資產風險價值也增加了。投資者相信全世界都在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他們也就樂于重新開始投機。英鎊已經從中受益,美元對英鎊的匯率在5月21日上升到1.58比1的年度新高。可是,就在此時,標準普爾卻調低了對英國經濟前景的評級。評估及時地提醒市場不只是美國有著兩位數的政府赤字,以及在未來的幾年內翻倍的債務,也不只有美國在祈禱大量印刷鈔票會帶動經濟復蘇,英國政府這次大約印刷了相當于1250億英鎊的鈔票。
一直以來,歐元也在贏得市場熱捧。然而,因為歐洲央行決定購買600億歐元的擔保債券而使它先前義正詞嚴的呼吁,比如德國政府反對印鈔,大打折扣。根據彭博社報道,歐洲央行考慮要購買上述數額2倍以上的債券。考慮到歐元區的經濟已衰退到驚人的地步,歐洲央行的舉措也就不足為奇了。和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德國經濟萎縮6.7%。美國經濟同比則下滑了2.6%。現在,哪個貨幣最難看?
(Ian Campbell/文 《財經》實習記者 王文波/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