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北京】靜寂許久的私募股權基金(PE)再度出手。5月25日,美國TPG集團(Texas Pacific Group)向鞋業公司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達芙妮)出資5.5億元(約合8061萬美元),最多可獲得14.5%的股權。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TPG通過在香港的子公司TPG Premier認購達芙妮(香港交易所代碼:00210)于2014年到期的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債券票面利率為3.125%,每半年支付一次,并可按指定條款轉換為達芙妮普通股股份,初步行使價格為每股3.5港元。
同時,TPG還將購入達芙妮1億份的認股權證,行使價為每股4港元。當認股權證全面行使,達芙妮將增加1億股的普通股。
湯森路透數據庫顯示,這是TPG自2008年初以來進行的第一筆投資。雖然該筆入股金額未超過1億美元,但從最終可能的參股比例來看,仍為PE在亞洲地區規模較大的一筆投資。
達芙妮在公告中宣布了籌集資金用途,主要將用來為擴張中國內地商鋪網絡提供資金;若認股權被全面行使,籌得的資金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此外,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倘若TPG持股達到一定比例,將有權向董事會及董事會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各委員會提名一名董事;同時委派一人出席本公司董事會會議;還可提名達芙妮財務總監及供應鏈主管的候選人。
達芙妮于5月25日上午開始停牌,發布消息后于26日上午復牌。26日,達芙妮股價大幅上漲11.38%,27日再延續升勢,以4.02港元報收,漲幅11.05%。
達芙妮原名永恩國際集團,成立于1987年,199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主要于中國內地從事制造及分銷鞋類產品、服飾及配件業務。2008年6月更名為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截至2008年底,達芙妮共有1815家店鋪、616個專柜及418個加盟零售點,另代理adidas、Sofft、Born、Arezzo及Nike等品牌。
根據達芙妮年報,截至2008年12月31日,達芙妮營業額增加37%,至6.85億美元,每股盈利約為0.04美元,總資產3.79億美元。
達芙妮主席陳英杰在宣布引入TPG作為戰略性股東后表示,TPG的董事總經理馬雪征將加入集團董事會參與運作。
馬雪征原為聯想集團首席財務官(CFO),在2007年9月加入TPG前,已經在聯想工作17年。
TPG是美國最大的PE之一,在中國因投資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一戰成名。成立于1992年的TPG,管理資本超過500億美元,旗下擁有風險投資、PE等業務。
2004年,TPG旗下的新橋投資集團出資12.35億元,收購深發展17.8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從而成為首家獲得中國商業銀行控制權的境外投資者。
本次交易中,達芙妮一方的財務顧問為美林(Merrill Lynch),TPG的財務顧問則為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
(《財經》記者 曹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