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網 上市公司三季報普遍“報喜”之時,號稱“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國石油(601857.SH,00857.HK)也亮出了自己的“成績單”。今天,中國石油公布三季報稱: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08億元人民幣,基本每股收益為0.17元人民幣。
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石油今年的收益均出現了明顯下降,三季度單季和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下降了23.5%和14.1%。但相比國際巨頭更大的利潤下降幅度,分析師稱中石油業績基本符合預期。
中國石油的三季報顯示,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8.47億元人民幣,前三季度總和實現凈利潤813.48億。
對這一業績,國金證券分析師劉波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分析說:主要原因還在于國際油價的下跌。在去年7月份同期,國際油價正創下了接近150美元/桶的歷史高位。今年同期,國際平均油價要低近一半左右。
中國石油在季報中稱,前三季度,生產原油6.31億桶,同比下降了3.7%;生產可銷售天然氣15248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了11.3%。但是,在三季度的原油平均實現價格中,今年為49.06元/桶,而去年同期為97.24美元/桶。
不過,劉波認為中石油的這一業績還算“基本符合預期”。據他此前的測算,如果中國嚴格執行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當國際油價在65至75美元/桶的區間震蕩,中國石油三季度的凈利潤應該在每股0.16元~0.18元左右。
實際上,與國際石油巨頭相比,中石油的這一業績也還算拿得出手。在27日,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的三季報顯示,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3.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80.5億美元的凈利下降34%。
“中國石油的利潤下降幅度要稍低,主要還是在中國今年以來推行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起了作用。在去年同期,國際、國內油價倒掛,煉油是虧損的,今年在改革后這一塊的盈利有保障,對利潤貢獻很大。” 劉波評價道。
依照發改委公布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從年初的一桶30多美元反彈至目前的接近80美元,國內油價實現了7次調整,汽柴油價每噸分別上漲了1280元和1170元。
中國石油三季報還披露,煉化基地和重點工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其中獨山子石化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裝置建成,廣西石化、塔里木石化等重點工程建設也在按計劃推進。中石油方面表示:今年第四季度將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全面完成生產經營任務,進一步夯實和奠定發展基礎,為明年起步做好各項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