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信用卡惡意透支詐騙犯罪持續高發,與此相關的卡犯罪個案飆升。(CFP供圖)
辦卡養卡產業化公開化
2009年1~8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立信用卡詐騙案件6362起、涉案金額4.4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2倍和2.38倍。公安機關與人民銀行將于2010年1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10個月的銀行卡犯罪專項打擊行動。
“辦卡、養卡活動已成產業化、公開化趨勢,并與偽卡詐騙、惡意透支等犯罪相交織。”銀行業人士透露。比較普遍的做法,就是一人向多家銀行申領信用卡,虛構、偽造企業名稱或注冊空殼企業團辦信用卡,使用他人身份證騙領信用卡后惡意透支。那么,信用卡用戶該如何防范呢?
妙招:網絡支付最好定期更新密碼
銀行人士表示,在進行一筆網絡交易之前,不妨多做些功課,貨比三家,尋找信譽良好的商戶,確保這些商戶具有合法性,而且是真實存在的。沒有真實地址的賣家可信度不高。如果懷疑這個商家是否真實存在,可以按照它提供的郵件地址或客服電話多打幾次,看看這些聯系方式是不是真實有效的。
“不要輕易相信那些自稱有安全保障的網站,除非這個網站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譽,并且提供安全保護措施。”銀行卡技術部門人士表示,持卡人應該保管好卡片信息和支付密碼。
另外,在進行網絡交易時,要注意防止其他人偷窺密碼。專家還告訴記者,木馬程序套取支付密碼的犯罪手法仍十分常見,使用網絡支付最好定期更新支付密碼,建議使用銀行發行的數字證書盾,可對該銀行網上平臺交易進行更安全的保障。
補救:遭盜卡影響信用記錄可糾正
“除了經常換支付密碼以外,個人信息都需要妥善加以保護,不要隨便泄露。”專家表示,因為這些重要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就可能被人以個人的名義辦理信用卡謀利,不僅嚴重破壞信用,甚至可能給“持卡人”帶來更大的麻煩。
如果是身份證遭竊,同樣需要立即報公安機關進行掛失,并補辦身份證。即使警察不能立即破案,也能協助出具臨時身份證及其他證明,或幫受害人向銀行說明情況。
如果遭受的欺詐風險影響到自己的信用記錄,人們可以通過三種途徑進行核查、糾正。包括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向所在地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征信管理部門反映,直接向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反映,或者可以委托或直接向相關的商業銀行經辦機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