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報業網獨家獲悉,2008年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即央企紅利)上繳已經落定,總體金額為270億元。“目前上繳工作順利進行,80%的資金已經到賬。”據接近國資委收益管理局的人士告訴記者。
“具體金額比例和用途將在11月底12月初公布。”財政部負責相關業務的副司長告訴記者。2008年上繳的2007年的紅利為547.5億元,目前這部分金額大部分已經使用完畢,但是2009年的紅利用途目前還沒有對外公開。
“三年試點的期限馬上就到了,我們也在研究下一步的改革怎么走。”世界銀行高級專家張春霖告訴記者,“目前這個報告還不能公布,要待批準后才能對外公開。”
中國移動上繳量100億
經濟危機的到來使得2009年征收上來的08年紅利銳減了一半。
國資委發布的《國資委五年回顧》指出,2008年中央企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9萬億元,實現利潤6961.8億元,而2007年的利潤是9968億元,央企整體利潤縮水30%。
不過縮水更多的是紅利,紅利從547.5億元減少到270億元,銳減277億元,降幅達50%之多。
2007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2008年國資委開始征收2007年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這一舉動結束了國有企業13年不向政府分紅的歷史。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國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并對所得收益進行分配而發生的各項收支預算(俗稱央企紅利),專門用于支持實施產業發展規劃、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補償國有企業改革成本等方面的資金。
“在做完年終結算后,紅利上繳金額根據集團當年的利潤情況直接上繳。”某央企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在4月份陸續出完去年的年報后,五六月份能收到財政部、國資委的批復。”
根據文件,中央企業按照行業特性分為三類,第一類為資源壟斷型企業,石油石化、電信、煤炭、電力、煙草五個行業的上繳比例最高,上繳標準為稅后利潤的10%;第二類為一般競爭性企業,上繳比例居中為5%,第三類為軍工、轉制科研院所等企業,暫緩三年上繳或免繳紅利。
記者查閱央企2008年報,梳理了第一類資源性行業里面的利潤上繳情況,在270億元的總金額中,第一類企業仍然是構成紅利的大部分。
2008年,中國石化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98億元,10%的上繳比例大概會上繳29億元。中石油2008年本集團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137.98億元,其中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993億元,上繳紅利大概為99.3億元。
中國移動2008年凈利潤1128億元,其上繳紅利可能在100億元左右。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上繳的比例則會比中移動少得多,因為中國電信和聯通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僅分別為8.84億元和143.3億,其母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利潤則更低。
中國神華,2008年凈利潤298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3.48億元,上繳紅利大概為23億元。中煤能源,2008年度公司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2007年的57.87億元增長17.7%至68.12億元,因此上繳的紅利大概為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