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早報 雖然又一個調價周期已經到來,但成品油價上漲的預期并不強烈,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油產業鏈的利潤分配失衡。在成品油價格機制中,已經明確指出了包括煉廠、批發、零售三個環節在內的成品油產業鏈上的各環節均要保持一定利潤空間的要求。
按照今年開始推行的新機制,成品油批發與零售之間約有800元/噸的價差,這已成為目前席卷全國的成品油零售價實際下降的最大原因。
成品油“官價”近期難動
9日,國際油價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跌,從12月1日78.37美元/桶跌至近70美元/桶,也創下兩個月來最低收盤價。9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盤中一度大跌超過3.4%,收盤時報收于每桶70.67美元/桶。截至昨日發稿時為每桶71.23美元/桶。
而息旺能源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布倫特、迪拜、辛塔加三地連續22個工作日的權均價變化率在3.61%,尚未達到4%,而最近一周的變化率始終在3.7%左右徘徊,未滿足調價條件。
“調價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币踪Q資訊能源分析師儲節旺對早報記者表示,從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來看,短期內超過4%的可能性越來越。粡膶嶋H終端反饋來看,目前各地在普遍促銷,雖然價格機制理論上不考慮這種企業降價行為,但整體的氛圍輿論也不能完全不顧。
業內人士普遍分析認為,就算是調整,這次調價的幅度也不會很大,因最近的調價已使國內成品油價達到了一定高度,而在目前國內汽柴油市場疲軟、庫存普遍較高的情況下,高油價不利于市場運行。如果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上調,上調幅度或在150元/噸左右且調價會再度推遲。
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了8次調整,其中5次上漲、3次下調。最近一次調價是11月10日,汽柴油零售價上調480元/噸。
產業鏈利益分配失衡
一位業內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在今年的新機制下,最大的受益者是成品油批發和零售環節,而且在每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周期前后,它們都會根據調價漲跌預期,直接對價格進行調整。
據早報記者了解,就近期國內成品油價格水平以及供求狀況,成品油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約有800元/噸的價差。而根據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最少要保持400元/噸的差距。
儲節旺也對早報記者表示確認,今年批發和零售環節受益最大,與煉廠環節的價差最多時高達1200元/噸之多,目前的800元/噸屬于全年正常水平。
而在成品油產業鏈的最上游,現在的日子要比去年好過很多,但是它們的利潤遠不及批零環節。
據易貿資訊調查煉廠利潤成本情況,總體成本壓力顯現,煉油毛利再次觸及年內低點。以市場價計算,12月上旬中國加工大慶原油的煉廠毛利為88元/噸(合1.81美元/桶),比兩周前大挫300元/噸(合6.21美元/桶),加工阿曼原油的煉油毛利約360元/噸(合7.07美元/桶),比兩周前下滑40元/噸(合0.79美元/桶)。
零售環節仍有降價空間
盡管按照成品油價格機制來判斷,近期成品油零售價格不會發生變動,但是多個省市已開始出現降價優惠促銷。
目前,在廣東大部分地區、北京、重慶、吉林長春、遼寧沈陽、上海等地,已經出現了包括民營、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內不同站點的降價優惠活動,降價幅度為0.5-0.25元/升不等。
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以批零價格之間超過800元/噸的價差來看,目前這樣的降幅還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利潤空間依舊充分!皳覀冇嬎悖瑢嶋H降價在0.3元/升之內完全不會有壓力。這還僅僅算的是優質優品的成品油!彼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