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發明獲國家專利
21歲農村殘疾青年的“發明情緣”
(張維軍《貴州日報》記者 陳丹)
筆套、螺絲、彈簧……,各類制筆工具堆滿了桌子,21歲的張峰坐在桌前全神貫注的工作著。他發明的兩種新型實用多功能筆,于2007年申請專利并獲得國家專利證書,目前又有4項同類產品發明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專利,均已獲得了申請回復通知書,另有6項產品發明正在準備申請專利。
累累碩果的背后,是一直生活在“無聲世界”的張峰多年刻苦努力的結果。
張峰在岑鞏縣大有鄉臘恰畈村塘灣組的家是一棟陳舊的兩層小磚房,第二層三間屋子全部被張峰占了,一間是他的臥室,一間是他的工作室,另一間是他的專利產品研制室。
“從小這孩子就喜歡搞創造發明,上初中二年級時,就搞過吸水式內燃機發明,上高中一年級時又搞過自動洗頭機發明。”張峰父親張以科說起兒子既驕傲又心酸。
由于天生聽力影響,張峰僅讀完高一就輟了學,不能繼續學業,張峰開始在家一邊自學,一邊搞發明實驗。
起初,張峰想搞大件產品發明,但考慮到這些東西即使發明出來,轉換成產品投資太大,條件不許可,張峰便把目光轉向了應用廣、投入小,見效快的新型實用多功能筆的發明。
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刻苦鉆研,張峰發明了兩種新型實用多功能筆,并獲得國家專利證書,這兩種專利筆名叫“組合式光電多用筆”和“螺紋推動式自動筆”,專利號分別為ZL200720122908.5、ZL200720174103.5。
從此,張峰的“發明情緣”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先后又有多項發明問世,同時,他開始在家中開發已獲得國家專利的兩項產品。
雙耳失聰的兒子在發明路上勇往直前,父親張以科既心疼又欣慰,為支持兒子,他不顧摔傷后身體骨折面臨殘疾的危險,把兩個女兒寄來給他治傷的錢全部投入到了多功能筆的產品開發上,多次陪同張峰遠赴溫州、北京等地定制生產模具、購買生產原材料、考察市場以及辦廠的前期準備工作等。正在就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專業的姐姐張秀云也極力支持弟弟張峰的事業,她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錢寄給弟弟,支持他搞產品專利申報及開發,并隨時向他提供相關資料和市場信息。
在家人的支持下,張峰開始專注于趕制樣品筆,這種筆的設計特點是結構簡單、外形美觀、體積小、攜帶方便、一筆多用,能達到書寫不費力的效果等,適合各種計算機自動閱卷考試和各種問卷調查等,產品時尚新穎,市場前景看好。
目前,張家共投入13萬元余元趕制2000支樣品筆送國家輕工業鉛筆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產品合格后,將拿到市場試銷,成功后,他們將到當地相關部門去辦理好各種手續,就地辦廠大量生產這種筆。
張峰表示,廠子建起來后,將專門聘請當地殘疾人進廠工作,讓他們也能找到自身的價值。今后,他也將一如既往的投身于發明創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