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留守兒童重點要從其入學和監管問題入手”,“政府、家長、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關鍵”,“州、縣、鄉、村要切實負起責任來!薄5月8日,經過黔東南州委常委會熱烈討論,該州通過了《關于切實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各項工作的通知》。
黔東南州十分重視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成立了婦聯、團委、關工委、教育等部門的關愛留守兒童聯系制度,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長效機制,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實施“愛心媽媽”結對幫扶制度,加大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力度。還為城鎮在校學生、少年兒童繳納部分醫療保險費,把廣大留守兒童納入新農村合作醫療范疇。
麻江縣實施縣、鄉(鎮)、村三級首長負責制,實行“控輟”工作領導責任追究制。建立教師、學校、教育部門和家長、村委會、鄉鎮政府自下而上逐級負責、自上而下逐級管理的“控輟”目標管理責任制,不讓一個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家而輟學。
岑鞏縣平莊鄉等鄉鎮將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列入教育管理的重點工作,著力構建“學校管理、社會參與、家庭配合”三位一體、“教育、服務、關愛”三兼顧的服務機制,確保全鄉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全鄉各學校將其監護人和學校的聯系方式印制在“家校聯系卡”上;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對其學習、生活、心理、行為和家庭狀況進行跟蹤記錄,做到因材施教。
黔東南州關工委2003年7月啟動了創建青少年無輟學、無犯罪、無不孝子女、無吸毒,少年有文化、青年有技術的“四無兩有”村活動。去年底,全州已有1662個村開展了“四無兩有”村創建活動,青少年的素質得到了提高。
共青團州委在“六一”期間給留守兒童發放一批親情套卡,少先隊員幫助留守兒童做一件好事等。
黔東南州教育主管部門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學校評估、考核內容。近年來,該州20多所學校被省教育廳授予“貴州省留守流動兒童示范家長學!狈Q號。
(王道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