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碩果飛入百姓家
——點擊黔東南州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后續工作
□ 吳會武 周重新
整改落實階段,是學習實踐活動最出成果、見成效的關鍵環節。根據中央、省委的要求和部署,黔東南州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鞏固學習成果,下大氣力抓好整改落實后續工作,干成讓人民群眾得實惠的滿意工程。在美麗的苗鄉侗寨,各級黨委、政府正在用最貼心的方式,把一批批“民生”碩果送到百姓心間。
州委書記廖少華傾情關注地方經濟的發展,先后深入黃平、施秉、從江等地,就農業結構調整、旅游經濟、城鎮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積極出謀劃策。州長李飛躍翻越“兩山”灑真情,深入到雷公山、月亮山腹地,幫助山區農民探索脫貧致富路子。
州委、州政府組成的工作組,深入已改制國有企業和實施政策性破產國有企業訪寒問苦,籌集資金4000余萬元,將凱里紡織有限公司、凱里化肥廠、凱里紙廠共1400余名退休職工及800余名在職職工納入醫保統籌,幫助他們翻修房屋、整修道路、安裝自來水、建黨員活動室.....
岑鞏縣客樓鄉黨員干部深入開展以“五情五問”活動主題(認清鄉情、問發展良策;了解實情、問致富良方;掌握民情、問事情原委;溝通感情、問所需所盼;辦好事情、問衣食冷暖),唱響了全州各級黨員干部走訪調研、查找并解決突出問題的“真情”旋律。
凱里市抽調60名技術干部與各鄉鎮街道40名農技人員一道,深入201個行政村蹲點指導,手把手向農民傳授實用技術,幫助完成早熟蔬菜種植4005畝,創辦各類示范樣板點500多畝。
州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抽派懂政策、業務精的黨員干部組成4個工作小組,深入凱里滌綸廠、凱里棉紡廠、凱里化肥廠等州直企業,為下崗失業人員發放《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宣傳提綱》等小額擔保貸款宣傳資料,進廠咨詢近百余人次,協調小額貸款達40萬元。
鎮遠縣在全縣12個鄉鎮建立“一站式”便民綜合服務中心,在村黨支部設立“村民事務代辦中心”,在各個自然村設立“為民服務代理點”,建立鄉(鎮)、村、自然寨三級為民服務代理網絡。截至目前,全州共建立縣(市)政務服務中心16個,鄉鎮(街道)綜合服務中心143個,村(社區)便民綜合服務點616個,為基層群眾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服務。
上面這一組組生動鮮活的事例,是黔東南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后續工作的真實記錄,也是千萬名黨員干部下基層的活動成果。
“措施有力、推進有序、初見成效”。這是日前省委檢查評估組在我州檢查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后續工作時作出的高度評價。
黔東南州在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后續工作中,州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高度重視,114個參學單位根據整改落實方案提出的任務內容、時間進度,著力在抓整改落實、務求實效上下功夫,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活動成果,扎實推動了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扎實有序開展。
領導帶頭是關鍵。州委常委會帶頭確保整改方案落實到位,讓學習實踐活動的承諾真正“落地生根”。根據近期整改落實督查結果顯示:確定在今年內解決的74個子項中21項已完成,安排在2010年前后解決的25個子項正在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全州第二批各參學單位整改落實方案中明確解決的3041個事項,已落實2101項,正在落實的940項。
解決一大批突出問題。在全局發展上,認真總結推廣丹寨排調經驗,堅決摒棄“三依賴”思想、消除“三不夠”現象,形成了生態文明建設共識,有力地推動了黔東南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著力解決國企職工困難問題;扎好抓好促進就業工作,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高校畢業生800余人,解決下崗再就業3745人,幫助23.7萬返鄉農民工實現再就業;解決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成立了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等擔保機構,完成擔保額1.2億元。
辦好一大批好事實事。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州共有3564個機關單位黨支部37066名黨員深入基層開展活動36620次,幫扶村3183個、群眾57.66萬人,整合資金14609萬元為群眾發展項目3525個,捐款捐物6497.75萬元,辦好事實事2.79萬件,為幫扶單位和群眾提出合理化建議2926條。同時,全州建立縣(市)政務服務中心16個,鄉鎮(街道)綜合服務中心143個,村(社區)便民綜合服務點616個,為基層群眾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服務。
“三保”工作見成效。搶抓中央新增投資項目機遇,全州1156個、總投資24.9億元的新增中央投資項目有序推進。廈蓉高速黔東南境內段累計完成投資80億元;開工建設洛香至黎平高速公路、540公里旅游公路和921公里通鄉油路,有效拉動了全州經濟發展。一份來自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1至9月份,全州生產總值完成148.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3%,高于全省1.4個百分點,比全國高3.6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完成19億元,同比增長16.9%,高出全省4.4個百分點。
完善一批體制機制。在學習實踐活動期間廢止84個、修改完善449個、新建606個體制機制的基礎上,立足長遠、積極探索,進一步完善了一批體制機制。清理行政執法機關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289項,突破行政審批繁瑣環節,109項行政許可項目由縣市實施;編制并審議了《黔東南州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規劃》;以侗族大歌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契機,組織編寫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起草了《黔東南州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2010—2014)工作推進方案》等等。
當前,正如省委檢查評估組組長陳海若在黔東南檢查評估時所言:“要繼續加大整改落實后續工作力度,做到思想上不松懈、力量上不松勁,把整改落實后續工作同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真正讓學習實踐活動成為黨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