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記者 楊輝)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麻江縣充分利用交通、區位和自然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農業產業化建設為基礎,以提高農副產品質量為目的,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發展優質、高效、精品農業,扶持和培育城郊型農業經濟,促進農業及農村經濟全面、穩定發展。
首先是蔬菜、紅蒜、優質米三大優勢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市場運作形成一定規模。2009年,全縣完成優質米種植面積7.65萬畝,各類蔬菜種植面積9.15萬畝,地方特色蔬菜(麻江紅蒜)4.11萬畝。其次是藍莓、馬鈴薯、茶葉、中藥材等其他產業也相互輝映,蓬勃發展。
目前,該縣建立了4500畝藍莓生產基地,其中藍莓繁殖基地200畝,年產藍莓苗木100萬株;馬鈐薯種植基地建設已經成形,完成基地種植面積2650畝;茶葉基地的建設在整合零星種植的基礎上示范種植650畝,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完成中藥材基地建設0.36萬畝,畝收入在4000元以上。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蔬菜產業的發展,努力扶持和培育城郊型農業經濟。據悉,該縣的蔬菜商品生產從80年代開始,90年代成為州府凱里市的主要蔬菜生產與供應基地,占據凱里蔬菜供應市場的60—80%的市場份額。特別是2002年該縣實施貴州省農業廳夏秋反季節蔬菜項目以來,蔬菜種植面積迅速發展,單位生產效益逐年提高,全縣蔬菜面積從2001年的3萬畝增加到2009年的9.15萬畝,畝產值從1500元增加到3000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