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消息 2009年年底,中國社科院發布2010年社會藍皮書稱,中國在2009年的就業狀況尤為引人注目。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用了三個“沒想到”來描述2009年的就業狀況:沒想到實際就業狀況遠好于預期,沒想到農民工、沒想到大學生就業狀況都保持了平穩。
從2008年下半年出口訂單大幅減少、大量農民工返鄉,到2009年實現就業平穩,中國的確走出了一條讓世界驚嘆的路子。
2008年下半年,成功舉辦奧運會的中國還沉浸在興奮、喜悅之中,然而,源自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卻在悄悄靠近中國,沖擊著中國經濟發展。
按照海關總署的數據,2008年11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急轉直下,月度進出口總值出現負增長,這是我國自2001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的負增長;而當月月度進、出口增速則為1998年10月以來首次同時呈現下降趨勢。
外貿進出口的負增長帶來的是大量企業訂單減少、工廠停工,失業尤其是農民工失業大幅增加。
農業部在2009年年初對農民工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有39.6%的農民工因失去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而不得不在春節之前提前返鄉。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曾算了一筆賬,在1.3億外出就業的農民工中,約有2000萬的農民工在2008年年底失去了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
不僅農民工,大學畢業生也面臨就業難的困境。2009年有610萬名大學畢業生,再加上2008年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有710萬大學生需要工作機會。
中國遭遇了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就業寒冬”。
“非常著急、心情沉重、壓力非常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回顧2008年年底面對嚴峻就業形勢時,這樣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
這個時候,幾乎沒有人對2009年中國的就業形勢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