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經濟信息聯播》消息 眼下已經開始進入春茶采摘的時節。不過在云南,由于持續不斷的干旱,不少普洱茶生產區都出現了春茶萌發晚,生長滯緩、葉片枯黃的情況,部分抗旱能力較差的幼齡茶樹,甚至出現了苗木枯死的現象。來看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從云南發回的報道。
持續干旱 云南普洱茶大幅減產
記者:“這里是云縣茶坊鄉,在這個以茶為名的鄉鎮,人們種茶、采茶、制茶,往年這個時候,原本應該是春茶飄香的季節,而在這里,我們并沒有看到大家采摘春茶的那種,熱火朝天的景象,今年的這場大旱,我們在現場看到,即便是已經發出來的一些芽,也已經曬死,枯萎了。”
龔國粉是云南省云縣茶房村的茶農,這幾天,她和侄女每天都要到茶園里看看,希望能夠采到一點茶葉,但是這一天她們又無功而返了。她家種植的十畝茶園,到現在都沒有采摘到茶葉鮮葉。
云南省云縣茶房村村民 龔國粉:“去年這兩天是摘了四次了,去年摘摘得六千多塊錢,今年干旱,還沒有摘過,今天我想來看看瞧,還不可以摘,這個茶芽發出來都已經曬干了。”
由于無茶可采,眼下,龔國粉能做的,就只能是為茶園除除草,然后期待著清明左右能夠下場雨,茶樹再發點芽,說不定還能再采一點。在普洱茶的另一個重要源產地西雙版納州,持續高溫少雨也讓茶園受損不少。
記者:“我現在是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的一個茶園,由于持續干旱,全州有39.5萬畝的茶園受災,預計造成全州春茶減產2100噸以上,產值損失1.33億元,我們現在從現場可以看到這片茶園的茶葉不僅葉片小而枯黃,而且產量也特別的少,我們現在就來問一下當地的茶農。你好,請問一下,今年的春茶產量與去年相比怎么樣呢?”
云南茶農:“今年春茶發不好,天(氣)干(旱)多。去年(的現在)我們摘了五、六遍了,今年才摘第一遍。”
記者:“那在價格方面呢?”
茶農:“價格方面去年我們摘一天可以得五、六十(塊錢),今年我們摘一天(只)得二十多塊(錢)。”
云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茶葉技術服務中心 陳劍鋒:“像這邊這片,生態環境比較好的,加上修剪比較早的少部分茶園可以采摘,大部分茶園整體要推遲五十天左右的采摘期。目前就算有部分茶葉萌發,但是它發出來的芽葉都比較干枯,對夾葉比較多,像這些茶葉發出來都是比較不好的原料,達不到標準的原料。”
由于沒有原料,普洱茶生產加工企業也是難以開工,在云南耿馬自治縣的這家茶廠記者看到,車間里是機器閑置,冷冷清清。
云南省耿馬縣勐撒農場書記黃志明:“往年這個時候,我們生產都是熱火朝天,如火如荼,但目前,兩天一次,還不能滿負荷生產。”
減產推高云南普洱茶批發價
持續的大旱,已經對云南的茶產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春茶的減產也直接導致了云南當地茶葉批發價格的上漲,目前很多茶商不得不減少收購。市場價格開始出現波動,再來看看記者的調查。
在云南省普洱市的茶源廣場,一大早就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馬寧是來自甘肅的茶商,在普洱收茶已經16年了,他明顯地感覺到今年云南普洱茶批發價格的上漲。
甘肅茶商 馬寧:“這個茶葉還基本可以,顏色差一點,這個價錢你要多少?”
茶販:“53塊錢(一公斤)。”
甘肅茶商 馬寧:“53塊錢,能便宜到多少?”
茶販:“能下個1、2塊錢。”
記者:“往年像這樣的茶葉賣多少錢?”
甘肅茶商 馬寧:“像去年這樣的茶葉不到40塊(一公斤),去年春茶最高38塊(一公斤),今年這個要到(一公斤)50塊錢左右,漲了10塊錢。”
記者:“您知道漲價的原因嗎?”
甘肅蘭州茶商 馬寧:“天氣干、產量低、客戶多。如果繼續不下雨,繼續干旱下去,這個價錢也不算太高,今年僅收了去年的10%,去年這個時候要發幾百件,現在不到一百件。”
目前在云南普洱市的茶葉市場,品質好一點的春茶批發價每公斤上漲了10到15元錢,中檔春茶每公斤上漲了5到8塊錢。除了減產因素造成茶價上漲外,今年,從韓國、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來云南收茶的茶商也比往年要多,這也是云南春茶價格居高不下一個原因。不過,記者也從云南當地有關部門了解到,春茶收購一半要持續到4月份,如果這段時間能有降雨,云南普洱春茶的產量和價格應該還會發生變化。
普洱茶價格漸漲
因為原產地的大量減產,帶來了普洱茶批發價的上漲,那么經銷環節茶葉的反應如何呢?價格會不會因此也大幅提高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記者在北京普洱茶市場的調查。
記者:“這里是全國規模較大的茶葉專營市場北京馬蓮道茶葉一條街,在這里我們了解到,很多普洱茶經營商戶在一周之內都進行了提價,比如收藏五年的普洱餅茶由原來的200元一塊漲到220元。”
普洱茶經銷商:“因為產量減少,加工成本的增加,我們現在的價格提高了10%左右。”
記者在華北最大的茶葉市場北京馬蓮道國際茶城內看到,不少茶商的店門前都標著經銷普洱茶,有的茶商雖然不是主營普洱茶,但也會擺一點在店里賣。一些茶商告訴記者,近幾年喜歡喝普洱茶的人在增多。茶城內大約有40%的商戶經銷普洱茶。今年的普洱茶上市時間可能會從原來的3月份推遲到5月份,春節前每公斤賣60元的普洱散茶,現在已經賣到66元,漲了10%。
普洱茶經銷商:“云南當地大旱的天氣造成今年普洱茶減產,上市時間也隨之推遲。今年普洱春茶的減產已經令價格有所提升,如今年也有茶商預計普洱茶價將漲20%。”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很多茶葉經銷商把經營重點開始轉向普洱茶,他們認為在經歷了2007年普洱茶瘋狂漲價之后的理性回歸,現在正是投資普洱茶的好機會。
普洱茶:從瘋狂到理性的八年
隨著旱情的發展,市場上對于普洱茶的預期,似乎又在開始抬頭,升值價格也在悄悄的變化,普洱茶會不會像幾年前一樣,瞬間就炙手可熱呢?我們目前還不可得知,但是這幾年來普洱茶的身價是怎樣大起大落的,我們看得很清楚,一起來了解一下。
普洱茶熱,可以從1950年開始計算,第一波炒普洱茶的人,并不是內陸居民,而是香港人。第二輪炒作出現在1995年,看好普洱茶的是臺灣人。但1999年臺灣的普洱茶市場崩盤后,普洱茶沉寂了幾年的時間。
內陸市場瘋炒普洱茶,是從2002年開始的,短短幾年間,內地普洱茶市場上演的也是跌宕起伏的行情。截止到現在,和前幾個市場一樣,都是經歷著瘋炒,崩盤,回歸理性的軌跡。
2005年廣州茶博會上,德利茶業僅50克重的陳年舊普洱,被香港客人鐘先生以13.8萬元拍得;勐海興海茶廠的普洱斑章熟餅,則以8.8萬元被買家收走。
2005年,“馬幫茶道•瑞貢京城”老舍茶館,姜昆主持拍賣,張國立先生捐獻出來的一桶茶,最終以160萬的價格成交。
2006年9月,昆明首屆中國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上,瀾滄古茶有限公司的雙綠牌宮廷散茶一百克茶葉以22萬元競得。
2007年5月,深圳茶博會上,臨滄鳳慶茶廠的一餅499克的名貴普洱茶--“錦繡茶祖”,以40萬元高價拍走,每克800多元,創下新茶拍賣最高紀錄。
在名人和廠家的推崇之下,普洱茶由傳統的飲品轉型為收藏品,茶價一路非理性攀升。與此相對應的,就是普洱茶的產量大幅上升,2004年云南省普洱茶產量2萬噸,2005年增長到5.2萬噸,2006年進一步增長到8萬噸。
到了2007年,根據農業部門統計,市場的普洱茶產量開始達到14萬噸,但真正喝掉的普洱茶最多也就2萬噸,大量的普洱茶被庫存,市面上普洱茶供大于求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2007年4月20日,來自最大的普洱批發市場,廣州芳村茶葉市場的數字顯示,這一天,普洱茶的價格到達了歷史最高點。但也就是在這一天,市場重要的價格指標品種,大益7542生餅的價格開始下跌,僅僅在20日這一天里,每30公斤7542生餅的零售價從2.3萬元跌到1.7萬。到2008年9月,大益7542生餅(15公斤)已跌破1500元,茶價縮水超過70%。有業內人士估算說,2007年的這輪價格“雪崩”至少使國內的普洱茶市場憑空蒸發了15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