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昨日就廣西南寧、柳州部分米粉生產企業串通漲價召開新聞通氣會,對1月份廣西南寧和柳州共33家企業串通對米粉漲價進行處罰,其中對牽頭的3家處以最高10萬元罰款,輕微的18家處以3萬-8萬元罰款,對于提供線索的12家予以警告免于處罰。這也是自《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在去年對方便面協會和統一等企業串通漲價處罰以后發改委再次查處串通漲價事件。
10萬元為最高罰款額
發改委價格檢查司表示,經查涉案的33家企業在1月份,串通漲價,集體提高米粉出廠價每500克0.2元。受此影響,廣西米粉每碗由3.5元漲到4.0元,給當地百姓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目前廣西米粉出廠價和零售價已經恢復到了漲價前水平。
關于10萬元罰款,發改委價格檢查司表示,由于這些米粉廠均是以個人注冊,因此按照《價格法》有關規定,只能給予其最高罰款10萬元。如果注冊單位為公司,罰款最高額度可以達到100萬元。
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副司長陳志江表示,自《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目前國內的不少企業對于反價格壟斷認識還比較淡薄,希望通過案件的處罰和通報,對其他行業起到警戒教育的作用。
發改委反駁干預市場說
“不是說不該漲,而是漲價的方式違反了法律,大家一塊漲,讓彼此失去了競爭。”對于有觀點認為發改委這種做法是干預市場經濟正常運行,陳志江反駁道。他表示,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如果企業生產成本增加漲價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很多家企業一起串通漲價,且漲幅相同就屏蔽了市場競爭,這是違反《價格法》和《反壟斷法》,作為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必須嚴格查處。
此外,將其價格恢復至漲價前水平,也是依據我國《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作出的措施。陳志江表示,不管目前是否有通脹預期,價格檢查司都將加強對反壟斷的查處。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副司長陳志江表示,不管目前是否有通脹預期,價格檢查司都將加強對反壟斷的查處。(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