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姍姍
未來在國內航線的頭等艙和公務艙,或許將出現更多的特色服務和價格政策,這全都源于民航局上周五頒發的《推進民航國內航線頭等艙、公務艙票價改革》的政策(下稱《通知》)。
《通知》規定,自2010年6月1日起,民航國內航線頭等艙、公務艙票價實行市場調節價,要求各運輸航空公司合理確定民航國內航線頭等艙、公務艙票價。各運輸航空公司須將價格種類、水平及適用條件(含頭等艙和公務艙座位數量、與經濟艙的差異以及相匹配的設施設備和服務標準等),提前30日報民航局和國家發改委備案后,向社會公布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內航線的頭等艙和公務艙票價,都是固定不變的“鐵板一塊”,頭等艙票價是經濟艙全價票的150%,公務艙票價是經濟艙全價票的130%。
事實上,國內一些航空公司已經在變相調整兩艙的價格政策,比如推出“超值經濟艙”或者“頭等體驗艙”的概念,只要乘客提前三天購買經濟艙的全價票,就有可能被升艙為享受頭等艙或者公務艙。
此次放開兩艙價格政策由各運輸公司自主定價,業內認為很可能在短期內促使航空公司將“兩艙”也打折銷售,以進一步提高客座率。
在國際航線的“兩艙”運價政策中,就有不同艙位的運價提供,雖然客艙服務基本是一樣的,但購票的有效期,往返程,出票時限以及退票、改期、簽轉方面就可以有不同的限制規定。
為了防止航空公司在兩艙價格制定上過于損害消費者利益,《通知》也強調,執行過程中民航國內航線頭等艙、公務艙票價水平如出現劇烈波動等異常情況,可依據《價格法》進行價格臨時干預。
在黃金假日旅游網副總經理曹陽看來,“松綁”國內航線的兩艙運價管制,在長遠看來有利于航空公司兩艙客戶的市場劃分更加細致,針對客戶需求對產品和服務的再細分,“航空公司的兩艙服務會更加有針對性 ,客戶選擇也會更加豐富。”
事實上,在如今的經濟艙領域,航空公司已經進入全面的競爭甚至是價格戰階段,而未來商務艙與經濟艙之間的差異,也將會繼續縮小。
就在前不久,為了給旅客提供更差異化的服務和吸引更多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南航已經通過改裝飛機,陸續在廣州、深圳至北京、上海等國內熱門航線上,推出了“高端經濟艙”的新產品,目標則是那些因國家行政等級劃分或公司差旅政策等因素限制而不能享受頭等艙、公務艙的商務客人。
高端經濟艙是介于“兩艙”和普通經濟艙之間的新產品,票價為經濟艙的全價,但客艙空間更為寬敞(多了40%的空間),還能享受到優先辦票、機票超售時優先升艙等等多項差異化的增值服務。
雖然這樣的艙位在中國尚屬新鮮,但在國際上已逐漸流行。比如1999年,英國航空公司就宣布了價值6億英鎊的客艙改造計劃,將所有B747飛機的經濟艙座位數減少46%,改造成超級經濟艙。這個當時備受爭議的客艙升級計劃幫助英航在第二年就實現了扭虧。隨后,美聯航、法航、日航、新西蘭航空等大量航空公司也紛紛拿起工具改造機艙。
根據南航的測算,目前國內航線現行經濟艙的票價出售平均在七折左右。到今年7月份,南航將有總計7000個高端經濟艙座位投入市場,只要每一個航班中有一個原本購買打折經濟艙票價的旅客選擇升級到全價的高端經濟艙,預計只要一年時間,南航就可以把改裝高端經濟艙的近億元成本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