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范旭光)樓市調控政策重拳出擊,炒房客開始轉而投資鉆石。記者昨日獲悉,北京某鉆石商場近日出現百萬元買鉆大戶。據商家透露,這位本來只相信房產投資的煤老板一口氣支付207萬元,共購買9顆裸鉆。
該投資者購買的這9顆裸鉆總重量9.09克拉。據該商場銷售人員透露,這位投資者本來打算投資“真金白銀”,但考慮到當前金價太高沒有出手。最終,他在朋友的建議下決定購買裸鉆。商場董事長透露:“近期我們接觸的顧客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從房地產市場轉過來的投資客。”
記者從珂蘭鉆石了解到,該公司這月內頻現大單,有一位投資者花50萬元購買了一顆3克拉裸鉆(市場價在百萬元以上),電話咨詢裸鉆投資的人也較以前有大幅增加。
昨日,上海鉆石交易所董事袁文瑤告訴記者,目前成品鉆價格的平均指數已經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價格高點。
具體到裸鉆投資,有些投資者是有理解誤區的。昨天,珂蘭鉆石CEO郭峰表示,并不是所有鉆石都具有投資價值。從收藏投資的角度而言,只有毛坯鉆(即裸鉆),才具有流通性,具有投資價值。而成品鉆,也就是我們常佩戴的首飾,被視為二手鉆。此外,為了便于在國內流通,建議在國外購買鉆石的投資者,在國檢中心再進行一次鑒定,雙證書可以使它更具有保值空間。
同時,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協會副會長畢立君提醒,鉆石畢竟不像黃金是硬通貨,且目前在國內回購變現的渠道較窄,建議投資者周全考慮,再進行投資。同時,他提醒,投資者在購買鉆石時需多加辨別,認準國家權威鑒定證書,謹防假冒偽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