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財經訊 美元兌人民幣6月25日尾盤報人民幣6.7930元,低于周四收盤價人民幣6.7997元。人民幣兌美元25日升至匯改以來的最高水平。
綜合外電6月25日報道,人民幣兌美元25日升至匯改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前中國央行設定的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再創歷史低點。但中國政府近期是否允許人民幣大幅、穩步升值仍受到懷疑,月底來自企業的美元需求也限制了美元的跌勢。
詢價交易市場,美元兌人民幣6月25日尾盤報人民幣6.7930元,低于周四收盤價人民幣6.7997元。匯率盤中交易區間為人民幣6.7856元至6.7977元。區間低端低于周一創下的匯改以來前低點人民幣6.7958元。
中國央行周五早些時候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設在人民幣6.7896元,為中國2006年開始設定中間價以來的最低水平,出乎交易員的意料。該行周四將中間價設在人民幣6.8100元,美元此前創下的最低水平人民幣6.7980元出現在周一。周五的中間價意味著人民幣匯率較周四水平升值0.3%。
交易員們稱,將中間價設在低位可能是一種政治姿態,旨在于本周末加拿大多倫多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召開前夕緩解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
周五的中間價意味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周四升值0.3%。
但交易員們認為,中間價的調整可能是象征性的,并不一定預示著未來數日內人民幣將進一步走強。某日本銀行駐上海的交易員稱,上述中間價水平表明,中國政府在多倫多G20峰會召開前夕做出了善意姿態。某歐洲銀行駐上海的交易員認為,從中國央行過去一周的表現來看,該行看來愿意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設在足夠低的水平,以顯示其正在允許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但他補充說,今日盤中美元兌人民幣一直在相對穩定的區間內波動。
中國央行上周六宣布將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但同時也表示,人民幣目前尚不具備大幅升值的基礎。
在實施了多年的人民幣釘住美元政策后,中國于2005年7月份對人民幣匯率進行了一次性重估,并在其后的三年內允許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21%。但在2008年7月全球經濟衰退開始沖擊中國經濟時,中國政府再次將人民幣匯率與美元實際掛鉤,一直將匯率穩定在人民幣6.8300元水平附近。
交易員們稱,本周的市場波動較往常更為劇烈,但人民幣現匯匯率看來一直由央行指導下的資金流動所決定,而非企業需求。某亞洲銀行駐上海的交易員表示,目前的關鍵是監控大型中資銀行的活動,而不是客戶資金流情況。
離岸市場,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未受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影響。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周五尾盤報人民幣6.6790至6.6860元,高于周四尾盤的人民幣6.6650至6.6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