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今日出臺了《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用戶覆蓋率為依據,設計了兩套方案,三檔定價。按照意見稿方案,每月用電300度的家庭,將增加電費14至23元。
網易財經10月9日訊 發改委今日出臺了《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墩髑笠庖姼濉芬杂脩舾采w率為依據,設計了兩套方案,每套方案各分三檔定價,其中最高漲幅超過0.2元。發改委稱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是應對能源價格高漲、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重要措施之一。
兩套方案 最高檔每度提價不低于0.2元
第一方案第一檔按覆蓋70%的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設置,每戶每月用電110度之內電價保持不變;第二檔按覆蓋90%的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設置,每戶每月用電110到210度,每度提價不低于5分,提價10%左右;第三檔按覆蓋100%的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設置,210度以上每度電提價不低于0.2元。
第二方案,第一檔按覆蓋80%的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設置,140度以下,每度電提價1分;第二檔按覆蓋95%的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設置,140度到270度間每度電提價不低于5分;第三檔按覆蓋100%的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設置,270度以上每度電提價不低于0.2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電價水平為全國平均值,各省市要按各自情況確定各檔用電量水平。
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樹杰則對網易財經表示,兩套方案中,第一個方案更合理,因為它有利于用更多的資源去補貼窮人的日常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就是不再對富人進行補貼,只是對窮人補貼。但是現在的兩套方案都沒有完全達到這個效果。因為,和正常的供電成本相比,第二檔和第三檔的電價還是偏低。
《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10年10月9日至2010年10月21日。發改委表示,這次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后,將及時收集、匯總各方面意見,并將意見的匯總結果向社會公布。發改委將根據各方面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方案,指導各省開展工作。具體到各。▍^、市)的階梯電價,將由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組織聽證后實施。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年底前可確定部分城市,但是不可能大面積鋪開。
電量確定按照覆蓋比例 月300度電費增14-23元
居民階梯電價政策的關鍵是各檔電量的確定,其中第一檔電量如何確定是核心問題。發改委介紹,研究發現,電量分檔有三種可選方法:一是以統計部門統計的戶均用電量為基礎確定;二是參照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基本家用電器用電量確定;三是按照覆蓋一定比例的居民數量確定。即按照滿足一定比例的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來確定各檔用電量上限。
發改委表示:統計部門統計的戶均用電量是各地城鄉居民家庭的平均用電量,數額較低;按基本家用電器用電量,在家用電器范圍、使用時間等方面很難取得統一意見。比較而言,按覆蓋一定比例的居民數量確定各檔電量標準,能夠解決各地用電量差距較大的矛盾,保證相對公平。
據介紹,2009年全國戶均用電情況為,110度可以滿足70%家庭用電需要;140度可滿足80%家庭用電需要;210度可以滿足90%家庭用電需要;270度可以滿足95%家庭用電需要,F有實施階梯電價的國家中第一檔較高的國家有,沙特2000度,澳大利亞1759度,美國400度。較低的國家有,泰國5度,印度50度,韓國100度,日本120度。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分別為110度和200度。
發改委負責人今日在新聞通氣會上介紹說,以全國平均水平為例,如家庭用電量為90度,按方案一,每月電費支出不受影響;按方案二,則每月電費支出增加0.9元。如家庭月用電量為150度,按方案一,每月電費支出增加2元;按方案二,每月電費增加1.9元。如家庭月用電量為300度,按方案一,每月電費支出增加23元,按方案二,每月電費支出增加13.9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向網易財經表示,從調價幅度上看,增加的實際金額很小,力度仍很溫和,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長期來看,為了更加體現公平和合理性,對用電量較大的富裕家庭的調價空間仍可以逐漸增加。
階梯電價對通脹影響性小 電網公司將受益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張粒子在接受網易財經連線時指出,與工業用電相比,居民用電占整個用電量的比重較小,不像工業用電漲價那樣對CPI影響那么明顯,因此推行居民梯度電價不會刺激通脹。張粒子分析,我國居民用電占整個用電比例比較低,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的占比為20%-30%,普通城市占比僅為10%左右。因此,實施梯度用電既不是拉開資源產品漲價大幕,也不會刺激通脹大潮的來臨。李英也認為,電價在CPI中的權重較小,此次階梯電價對于通脹也不會產生影響。
此外關于實行階梯電價后電網企業增加收入如何使用,意見稿也做了詳細說明。執行居民用電階梯電價后,電網企業收入將有所增加,主要用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彌補節能減排等環境成本增支因素,包括脫硫成本增加等;二是用于居民用戶電表改造支出。今后“一戶一表”改造過程中,電網經營企業不得再向居民用戶收取電表改造費;三是彌補由于燃料成本上漲增加的電網企業購電成本。
對于調價方案對行業的影響,銀河證券電力行業分析師鄒序元認為,此次對用電銷售終端調價對電網企業形成利好,但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多為發電企業,擁有電網資產的上市公司僅僅是文山電力和西昌電力,而且這兩家公司的電網資產占比較小,所以對發電企業幾乎沒有影響。在上網電價沒有調整的情況下,提高居民用電價格,將對電網企業帶來直接影響。
三原因促使方案出臺 糾正低電價現狀
“階梯電價”全名為“階梯式累進電價”,是指把戶均用電量設置為若干個階梯,第一階梯為基數電電力設施量,此階梯內電量較少,每千瓦時電價也較低;第二階梯電量較高,電價也較高一些,第三階梯電量更多,電價也更高。隨著戶均消費電量的增長,每千瓦時電價逐級遞增。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所總經濟師李英對網易財經表示,我國居民用電有著長達30多年的政府補貼歷史,電價難以反映用電成本,此次擬實施的階梯電價是對長期以來低電價的一種糾正,也是電價反映用電成本的一種合理回歸。
發改委負責人解釋說,階梯電價的推出主要考慮建立三個方面的機制:一是合理的電價機制。一般而言,電壓等級越高的用戶,供電成本越低;電壓等級越低的用戶,供電成本越高。居民用電位于電網供電最終端,電壓等級最低,因而其供電成本是最高的。國外居民電價一般是工業電價的1.5-2倍。而我國居民用電價格低于工業電價,導致各類用戶之間交叉補貼。實行階梯電價,有利于改善我國電價結構,促進其逐步趨于合理。
二是公平負擔的用電機制。居民電價低于供電成本,造成用電越多的居民用戶,享受的補貼越多,用電量越少的居民用戶,享受的補貼越少。通過實行居民階梯電價政策,可以考慮不同居民承受能力,既保證大多數居民電價保持基本穩定,又能促使用電量多的居民用戶多負擔電費,建立合理的公平負擔機制。
三是促進節能減排的機制。通過實行居民階梯電價政策,可以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引導用戶特別是用電量多的居民用戶調整用電行為,促進合理、節約用電。
據了解,國際上美國、日本、印度、韓國、馬來西亞、埃及、伊朗、以及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均對居民用電執行階梯電價。目前我國除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份也已經開始試行階梯電價政策外,其他均未實施。2010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制度。今年5月份,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曾公開表示,為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今年將調整天然氣價格,并推行居民階梯電價。